浅谈如何提高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效率

ID:27965817

大小:6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效率_第1页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效率_第2页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效率_第3页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效率_第4页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提高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效率摘要:铁路小管径顶进圆涵施工周期长、效率低一直是困扰铁路建设者的难题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通过工程实例,改进传统施工工艺,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铁路顶进圆涵施工效率的相关内容。关键词:铁路顶进圆涵提高施工效率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A传统的铁路小管径顶进圆管涵施工工艺为:工作坑基坑开挖一基础处理一滑板、后背墙及后背梁制作一混凝土养生-线路架空〜涵体顶进施工〜恢复线路,施工周期一般是12-15天,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施工周期长,影响后续工程的开工;临近营业线深基坑开挖后时间过长,影响既有行车安全,安全压力大;滑板、后背墙及后背梁等混凝土砌体在管体顶

2、进到位后,没有其他作用,不能重复利用,而且后背墙和后背梁还需拆除运走,整个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窝工现象,造成了施工成本的损失,增加了项目成本。如何提高铁路顶进圆涵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减小安全压力,一直是铁路施工方面的一个难题。一、铁路顶进圆涵施工现状以增建侯西二线Kl+3101-1.5m顶进圆涵为工程实例,此涵为解决地方居民排污而设,顶进长度40m,采用成品管节,每节1.5m。施工过程中需架空两股道,纵梁采用8m长H70工字钢,横梁采用H20钢枕。圆涵垂直线路方向顶进,埋深4.2m。Kl+3101-1.5m顶进圆涵严格按照工作坑基坑开挖〜基础处理〜滑板及后背墙、梁制作一混凝土养生一线

3、路架空一涵体顶进施工一恢复线路的施工工艺施工,其整个施工过程如下:2014年9月11日:上午开挖基坑,下午完成原基打夯,灰土换填30cm;2014年9月12日:砌筑浆砌片石后背墙,绑扎底板及后背梁钢筋,架设模板;2014年9月13日:砌筑浆砌片石后背墙,加固模板,固定滑道钢轨,浇筑混凝土,采用彩条布覆盖,进行混凝土养生;2014年9月14日-9月17日:混凝土养生,表面采用彩条布覆盖,不间断洒水,确保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2014年9月18日:调试千斤顶,吊装管节,进行试顶,做线路架空施工准备;2014年9月19日-9月220:要点架空线路,开始人工挖土顶进,24小时不间断顶进,9月22日下

4、午16:00顶涵就位,顶进过程一切顺利;2014年9月230:要点拆除线路架空设备,恢复线路。整个施工周期13天,具体见调查表:K1+3101-1.5m顶进圆涵施工周期调查表二、原因分析通过对K1+3101-1.5m顶进圆涵施工全过程的详细观察和各工序需要时间的认真分析,发现整个施工周期为13天,而底板、后背梁、墙制作及混凝土强度增长占了6天,此工序占了整个施工周期近一半,和实际线路架空、涵体顶进时间一样,严重制约了顶进圆涵的施工效率。传统施工工艺存在缺陷,导致顶进圆涵施工效率降低。三、制定施工方案,改进传统施工工艺针对施工工艺导致施工效率低的主要因素,通过认真讨论与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切实

5、可行的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在南同蒲上行线K674+8201-1.5m顶进圆涵施工过程中,取消混凝土底板及后背墙、梁,采用临时底板及后背墙,埋设木枕、安装钢轨作为滑道,后背梁采用岔心及方片梁,以此提高铁路顶进圆涵施工效率。南同蒲上行线K674+8201-1.5m顶进圆涵为保护供电段供水管道保护涵,顶进长度40m,采用成品管节,每节1.5m,顶进方向和线路斜交40度,埋深4m,架空两股道顶进,纵梁均采用8m长H70工字钢,横梁釆用IT20钢枕。此涵施工过程中取消混凝土底板及后背墙、梁,采用木枕、道钉、垫板固定P50钢轨作为滑道,采用三组P43道岔岔心作为临时后背墙,一块方片梁(两块钢板组成

6、,中间用钢轨焊接)作为后背梁,具体施工方法为:1、基坑开挖后,人工开挖沟槽,埋设三组P43道岔岔心,间距50cm,外露二分之一,紧挨着三组岔心前面埋设一块方片梁,外露三分之一,四周人工夯实。2、基坑底换填30cm二八灰土,夯机夯实,满足地基承载力后,摆放木枕,间距60cm,枕木之间夯填二八灰土,然后用道钉、垫板固定P50钢轨作为滑道,钢轨末端和方片梁焊接,使整个后背梁和滑道成为一个整体。此涵整个施工过程如下:2014年10月21日:上午开挖基坑,下午埋设木枕、安装钢轨作为滑道,埋设岔心及方片梁作为后背梁;2014年10月220:调试千斤顶,吊装管节,进行试顶,做线路架空施工准备;2014年

7、10月230-10月26日:要点架空线路,开始人工挖土顶进,24小时不间断顶进,10月26日下午18:00顶涵就位,顶进过程一切顺利;2014年10月27日:要点拆除线路架空设备,恢复线路。施工工艺改进后,南同蒲上行线K674+8201-1.5m顶进圆涵整个施工周期均从原来的13天减少到7天,施工效率提高46%,而且木枕、钢轨、岔心及方片梁均可重复利用,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对比表4、结论通过改进施工工艺,成功的缩短了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