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ID:27966453

大小:5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何麦茸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西宝初级中学710400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牛指出:“学牛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多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这句名言强调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巧妙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牛的实验兴趣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上“活”化学实验课,首先就要激发学牛的实验兴趣。化学是一门

2、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而化学趣味实验以牛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牛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牛产牛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化学学科,应根据其特点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实验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生活中的理论运用能力。某些趣味化学实验不仅能完成教材中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牛实验,变学生的任务学习为兴趣学习,而且通过化学实验的趣味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观察

3、与思考。中学化学实验的趣味化,也给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验改革及地方课程与校木课程的开发、学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二、教师提出实验目的,鼓励学牛参与到实验中来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牛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教师提出实验目的,要让学牛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师牛共同逐个讨论,寻找多种方案或确定最佳方案。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乙烯这一内容时,先说明乙烯中会混有SO2和CO2气体,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存在。结果学生都知道应先将气体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看到品红褪色,证明有S02气体。但在

4、接下来的检验C02存在的操作中,意见出现了分歧,学生提出了如下方案: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②将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HC0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浑浊;③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④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⑤将气体再一次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中,品红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师生讨论:方案①和③没有考虑将可能未与品红溶液反应完全的S02带入澄清石水中,方案

5、不合理;方案②虽完全除去了S02气体,但S02与NaHC03溶液反应会产生C02气体,显然也不合理;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02气体,也不会减少或生成C02气体,且现象明显,上述两个方案都合理。三、将化学实验融入生活,让学生热爱化学实验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刚上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万事开头难,如果头开得好,则会事半功倍。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教师,该如何去上好这第一节课?我充分运用了趣味实验,课堂上安排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小实验:1•节日焰火——将金属粉末铁铝铜镁混合后点燃;2•变色实验

6、一一采用氢氧化钠中滴加酚瞅溶液(先在纸上喷,再在试管中做);3•有气体生成实验一一采用纯碱和稀盐酸。每个实验做完后,我都会联系实际讲解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焰火实验可以解释平时看到的烟花,变色实验可以解释“密信”、“捉鬼”的原理,纯碱和稀盐酸实验解释家庭里蒸馒头为什么要用“碱”。实验虽然简单,但不同的实验现象不但激发起了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也使他们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学习。四、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一一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

7、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化学教学主要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为主导,无论是课本理论知识还是化学实验,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同学共同确定探究性实验课题,设计教学个案,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参与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为主。实验基本步骤为:1•发现并明确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和猜想;3.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查阅文献等各种方法收集有价值的科学证据;4.对所有收集的证据进行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做出科学的理解;5.检查和思考探究计划的严密性、证

8、据收集的完整性和问题理解的科学性,并对结论的可靠性做出合理评价;6•交流与推广。将得出的结论、解释、模型建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