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

ID:27967463

大小:69.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_第1页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_第2页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_第3页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_第4页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摘要:色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的联用,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在卫生理化检验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是未来仪器分析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就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种类等进行了阐述,并对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技术要点和质谱仪的分类方式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卫生理化检验工作中选择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色谱法;卫牛理化检验;质谱仪;离子源色谱法是一种有效分离分析技术,特别适合于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则比较困难;质谱是强有力的结构解析工具,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较高

2、,但在复杂冇机化合物的分析上就会显得比较无能为力。将这两者进行联用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分离和鉴定分析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分析仪器的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1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种类和发展历史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以色谱为分离手段,质谱为检测器的检验方式,在卫生理化检验中应用较广泛的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1]。GC-MS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自1957年首次实现联用后,该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1965年出现商品仪器,1968年实现与计算机联用。在所有联用技术中气-质联用法最为普及,也发展得最完善。气-质联用仪是最早的联用

3、仪器,但是有机物80%不能气化,其应用的范围还是相对较窄。液-质联用仪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商品化的谱库可对比查询,只能自己建库或自己解析谱图。自1987年Smith等首次提岀CE-MS联用方法以來,CE-MS对生物大分子的分类分析,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高灵敏度,其应用受到广泛关注。2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技术要点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最为关键的就是“接口”问题。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关键装置就是接口,其对接口的一般要求是:①能够对样品进行有效传递可进行有效的样品传递,进入下级仪器的样品量不少于全部的30%,以保持灵敏度;②样品通过接口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以保持整个分析的重

4、现性;③接口对于前后两种仪器易于操作,接口本身的操作也要简单、方便,接口尽可能短;④样品通过接口时一般不发生化学变化,如发生变化,可以推断出变化前的结构和组成(如LC-MS的ESI和APCI接口);⑤接口应保证色谱峰的完整,不使色谱峰加宽(即不影响分离柱效)。除以上一般耍求外,根据联用仪器的不同特点,GC-MS和LC-MS会有不同的要求。GC-MS常用的接口有直接插入式接口,还有隙透分离器、半透膜分离器、喷射分离器等。CE-MS与LC-MS相比较乂有其不同的要求,CE流速很低,缓冲系统中具中等电导,分析毛细管两端均需保持电接触以确定CE的电场强度,溶质区带的

5、毛细管外展宽必须减低至最小以保持高分离效能等。3质谱仪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式质谱仪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真空系统、质量分析器、离子源、检测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按照离子源分类可用于色谱-质谱联用主要有以下几类:电子轰击电离源(EI)、化学电离源(CI)、快原子轰击电离源(FAB)、热喷雾源(TSI)、电喷雾源(ES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激光解析源(LD)等。离子源的结构和性能,与质谱仪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决定了适合与哪种色谱仪器联接使用。EI稳定,操作方便,电流强度可精密控制,电离效率高,结构简单所得的质谱图是特征的,但是不能汽化或汽化

6、时发生分解的有机物不能用。CI“软”电离方法,得到的?

7、谱不是标准质谱,所以不能进行库检索;CI还可以用于负离子质谱(NCI),灵敏度要比止离子的质谱图高2~3个数量级。FAB更加适合热不稳定、难气化的有机化合物分析,可以检测高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磁式双聚焦质谱仪。TSI主要特点是适应较大的液相色谱流速,较强的加热蒸发作用可以适应含水量较多的流动相,这是其它LC-MS接口,包括某些新近研发的接口也不具备的优点。ESI和APCI都是“软”离子源,主要用于商品接口。LD通常称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适合于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肽、蛋白质、核酸等

8、,与飞行时间质谱仪(TOF)组成MALDI-TOF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现在已经成为生物大分子分子量测定的有力工具。按照质量分析器分类质谱仪主要有:扇形磁场质谱仪(MST1S)、离子阱质谱仪(IT-MS)、四级杆质谱仪(Q-MS)、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MS),串联质谱仪和多级质谱仪等,对应的就是使用相应的质量分析器[3]。离子阱分析器结构小巧、重量轻,但早期质量分辨率很低,20世纪80年代以前较少使用,后来经过改进,近年在来越来越多的气-质联用仪中使用,离子阱基本不能定量且容易污染,常不适合进行食品分析。4色谱-质

9、联用仪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卫生理化检验所用的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