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论文

ID:27967873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论文_第1页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论文_第2页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论文_第3页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论文_第4页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摘要:音乐美学是从西方引入的一门现代学科,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音乐美学已经完成由西学到中学的蜕变,其研究热点也由史的研究逐步过渡到范畴与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国音乐美学范畴体系研究的目标,是要建立一整套与中国音乐史实与事实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并不断从其他音乐学科乃至人文学科中汲取养料,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研究方法,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音乐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关键词:中国音乐美学,范畴,体系中国音乐美学本是一门舶来的学问。具备现代学科性质的中国音乐美学,自1920年萧友梅在《乐学研究法》中对其进行学科界定至今,不

2、过90年的时间韩锺恩:《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前言》。韩锺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页。。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中国音乐美学目前正处于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从西方到中国西方音乐美学可追溯至1784年,德国诗人、音乐理论家舒巴特(Übersicht,1739-1791)在《关于音乐美学的思想》(IdeenzueinerAsthetikderTonkulst)一文中提出了AsthetikderTonkulst一词,“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现代意义上学科得以确立张前:《音乐美学研究的

3、对象与方法——音乐美学基础·序言》。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3-10页。。从此,音乐美学在西方走过了3个很不平常的世纪。正如德国音乐学家卡尔·达尔豪斯(CarlDahlhaus1928–1989)所说,音乐美学起源于是18世纪,但在20世纪面临解体。音乐美学主要是一个19世纪的现象[德]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CarlDahlhaus.MusikästhetikM.LAAber.,LAAber-VerlAg,1986),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页。。19世纪以来

4、,欧洲学者沿着音乐美学的重要问题追根讨源,发现18世纪以来的音乐美学观点已经深藏在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72BC?—497BC?)、柏拉图(Plato,424/423BC-348/347BC).---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传统之中,并且持续影响至当代。达尔豪斯认为,18世纪的感伤主义者要求音乐给人以冲击或刺激,引起某种感官上——心理上的运动或激动,这一观点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 )的净化论(catharsis)关系密切,他说:“认为音乐的目的是体现和唤起感情,这种观念其实是一种老生常谈的话题”[德.卡尔·达

5、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CarlDahlhaus.MusikästhetikM.LAAber.,LAAber-VerlAg,1986),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6页。。经过达尔豪斯和恩里科·福比尼(EnricoFubini,1935-)等人的努力,西方音乐美学界以音乐审美为线索,在西方音乐历史长河中考察出一系列特定的观念,构建出一个完整西方音乐美学史。达尔豪斯十分欣赏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

6、0)、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等人对音乐的深刻、全面的理解,极力主张将音乐美学纳入整个人文学科研究体系。音乐美学取得了较为独立的学科地位,研究的中心得以确立,研究的边界不断扩展。跟西方音乐美学一样,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并不顺利。首先,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屡屡被中断。20世纪20年代初,萧友梅将发端于德国的音乐美学引入中国,经过近10年的停滞之后,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到黄自、青主等人的呼应。对西方音乐文化的接受,30、40年代受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左的政治思潮的干扰,“

7、文革”时期又被扣上粪土与毒草的帽子。其次,中国音乐美学没有得到音乐创作与表演界的重视,一些中国现当代作曲家赞同阿诺德·勋伯格(ArnoldSchönberg,1874-1951)在《和声学》(1911)导论中对美学的严厉攻击:美学为多余的废话[德.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CarlDahlhaus.MusikästhetikM.LAAber.,LAAber-VerlAg,1986),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9-10页。。再次,由于缺乏较通畅的沟通平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音乐美学界与西方音乐美学研究界并

8、没有做深入交流,没有实现同步发展,。中国音乐美学研究明显滞后于西方。近20余年来,作为中国音乐学领域中最具基础性的、最富思辨性的新兴学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