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发改委.doc

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发改委.doc

ID:27975491

大小:64.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07

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发改委.doc_第1页
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发改委.doc_第2页
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发改委.doc_第3页
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发改委.doc_第4页
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发改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发改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批复》(国函〔2015〕146号)精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通知》(发改地区〔2015〕2310号)要求,根据国家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重大意义加快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是推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我省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省份,深度融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对于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2、推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利于落实“走在前列”的要求,打造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走在前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也是我省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遵循。抓住和用好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为全国区域合作探索新路径,有利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率先崛起、走在前列。(二)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25-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产业对接、城乡一体、统一市场建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利于实现

3、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我省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三)有利于深入对接国家三大发展战略,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利用山东的各种有利条件,借助环渤海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人才、金融等优势资源,对接要素市场,拓展发展腹地,努力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和互动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有利于加快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四)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我省处于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关键节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呼应长三角、珠三角、中原经济区等地区开放发展,共同构筑陆

4、海统筹、东中西一体化开放新格局,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有利于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二、总体要求(五)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25-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紧紧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

5、场要素对接对流、社会保障共建共享”五大重点,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合作机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开放门户,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海洋经济示范区,加快形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六)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政府综合协调、指导服务作用,建立健全沟通协作机制,强化信息交流、政策支持和平台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形成市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合作发展,互利共赢。强化衔接,建立健全区内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共建共享机制,深化全

6、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坚持错位发展、互补发展、融合发展,合力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陆海统筹,内外联动。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沿海城市、港口与内陆的联系,坚持以海带陆、以陆促海、陆海一体,坚持内引外联、以外促内、外向带动,提升对内合作和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发挥全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海洋科技、齐鲁文化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25-势,科学确定与有关省(区、市)的合作领域,突出产业对接、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合作重点,实现精准对接、互动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

7、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创新合作模式,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七)发展目标到2020年,融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与其他六省(区、市)的合作机制基本形成,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对流、社会保障共建共享等领域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明显增强,主动承接一批高端项目转移,助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与环渤海地区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一体化推进,产

8、业合作实现重大突破,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统一开放大市场基本形成,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到2030年,与环渤海地区高效协同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水平全面提升,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地位基本确立,打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