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考点与重点归纳总结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重点归纳总结

ID:27977079

大小:87.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07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重点归纳总结_第1页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重点归纳总结_第2页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重点归纳总结_第3页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重点归纳总结_第4页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重点归纳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重点归纳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学的发展。  知识点梳理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

3、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入

4、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与

5、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道家是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

6、等”,即循序渐进。  6.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人分成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

7、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著作是《政治学》。  7.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为标志。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