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论辩交往模式构建与实践

中学数学论辩交往模式构建与实践

ID:27977800

大小:291.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2-07

中学数学论辩交往模式构建与实践_第1页
中学数学论辩交往模式构建与实践_第2页
中学数学论辩交往模式构建与实践_第3页
中学数学论辩交往模式构建与实践_第4页
中学数学论辩交往模式构建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论辩交往模式构建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论辩交往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邬云德浙江省象山中学.---目录前言…………………………………………………………………(1)1引论…………………………………………………………….(3)1.1背景……………………………………………………………(3)1.2研究的必要性…………………………………………………(4)1.3教师的困惑……………………………………………………(4)1.4消解困惑的现有研究与讨论…………………………………(5)2研究设计………………………………………………………(6)2.1研究的对象…………………

2、…………………………………(6)2.2研究的内容……………………………………………………(6)2.3研究的过程……………………………………………………(6)2.4研究的思路……………………………………………………(7)2.5研究的方法……………………………………………………(7)2.6案例研究的形式………………………………………………(8)3论辩交往模式的理论体系……………………………………...(9)3.1论辩交往模式的概念界定……………………………………(10)3.2论辩交往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3.3论辩交往模式的功能目标……………………………………(13)3.4论辩交往模式的实现条件……………………………………(14)3.5论辩交往模式的操作程序……………………………………(17).---3.6论辩交往模式的反馈方式……………………………………(21)4论辩交往模式的实践效果……………………………………..(21)4.1论辩交往模式的实践价值……………………………………(22)4.2论辩交往模式的推广价值……………………………………(24)5研究的结论、意义与建议……………………………………(

4、26)5.1研究的结论……………………………………………………(26)5.2成果的意义……………………………………………………(27)5.3对数学教师的建议……………………………………………(27)参考文献………………………………………………………..…(29)附件1:概念学习案例:“平方根”的教与学……………….…(30)附件2:技能学习案例:“分式方程(1)”的教与学…..….…(34)附件3:问题解决学习案例:“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与学……………………………………………………………………(37)后记…

5、……………………………………………………………(40).---前言我于1975年1月参加教育工作,先后从事初中数学教育、高中数学教育、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等工作。我去过农村初中、普通完全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我担任过数学教研组组长、教导处主任、教学副校长、校长等职。1999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入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奉化市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工作)。2004年8月,我又从数学教育的幕后走向了数学教育的前台(从事初中数学教育和学校管理工作)。复杂的工作经历,不但使我积累了许多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也使我了解了不同层次学生

6、对数学的感受和学习数学的状况,同时也使我丰富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集东西方优秀文化于一炉的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作为知天命之年的我,如何“与时俱进”地认识数学教育?这就迫使我在充分认识数学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去把握数学教育的未来,在规范数学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去作出创新;作为宁波市跨区域带徒的导师的我,怎样帮助学员更新数学教学的理念,完善数学教学的行为?这就迫使我在“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中积累经验,发展自己的教学知识;作为数学特级教师的我,应该有自己的数学教育观,这就迫使我学习世界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等理论

7、,同时继承我国优秀的“本土”文化,在“国际化思考,本土化行动”中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可能是出于我应承的义务和责任,激发了我对数学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的热情,并从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口号开始,我就采用“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的形式,围绕“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样教/学?教/学得怎样?”等教学的基本问题,以学习为逻辑起点,以和谐文化为哲学基础,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依托,开展了以典型课例为载体的螺旋式加深发展的行动研究与“举三反一”的质性研究。旨在正确认识数学教育的实质以及教与

8、学的规律。《初中数学论辩交往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共分5章。第1章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数学背景,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的困惑以及消解困惑的现有研究。第2章主要介绍课题的研究设计,主要内容有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思路,研究的主要方法,案例研究的五种具体形式等。第3章主要介绍论辩交往模式的理论体系——“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