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ID:27985325

大小:16.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认识光源,二是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三是研究小孔成像。这里面包含两个概念:一是光源,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二是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

2、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生活实例、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是直线行进”的想法,能运用所学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2.知道“光源”概念,能识别光源;了解光在空气或

3、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光学世界的奥秘,愿意大胆交流;喜欢动手制作“小孔成像”装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使用举例、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并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2.难点:设计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对比实验。  3.关键:⑴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设计对比实验;⑵教师给以语言或图片提示。  教学过程  一、认识光源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优美的小诗。  小黑板出示单元小诗,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师:“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学生猜猜  3、师:光与我们人

4、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光与色彩”方面的内容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谈谈关于光与色彩都有哪些了解。  4、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我们怎样给这些光源分类?  (我们可以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二、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师:从我们看到的现象中,猜一猜,光是怎样行进

5、的呢?  2、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  3、师: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观点呢?  师生讨论实验方法和要点:怎样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  4、出示材料,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5、交流: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三、研究“小孔成像”  1、师: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8页的内容。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

6、。  3、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四、总结拓展  1、师:今天科学课上,我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2、师:实验中我们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1)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制作过程。  (2)师指出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活动,交流,评比。  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

7、种现象?  指导学生画出小孔成像图。说出光的传播规律.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