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

ID:27994984

大小:16.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_第1页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_第2页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化学组黄生芳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由学校统一为每位教师所订的本学期阅读书籍之一。从教多年,对教育中的规律及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与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研究都不深入,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仍然不够自如。本书从简单的心理学概念和心理效应入手,引导教师在平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针对如何去做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告示等,易

2、明白,易上手,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对自己有帮助,也很乐意地去读。今天,就其中的第一部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一、如何充分发挥我们的记忆能力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多大?——7±2法则  假如你的短时记忆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回忆出7个数字母,至少能回忆出5个,最多回忆出9个,即7±2个。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  2、超越7±2——“组块记忆法”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7"个吗?例如“cooperation”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一个单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中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

4、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也就是说,如果能找到一些办法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组块,自己记忆的广度将会大大增加;通过专门训练,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可以扩大。就像S.F.一样,你也可以根据信息对你个人的意义对它进行组织(例如,将电话号码与亲戚朋友的生日相联系);或者还可以采用一种节奏模式或者时间模式来对项目进行简单的组织,例如我们记忆手机号码时往往会采用3个或者4个一组来记忆,1369停顿,再继续下面的号码。节奏模式还对语言有着很好的组织作用,有一

5、个学音乐的人,他把与别人的谈话当作了一种节奏,按照这种节奏来理解别人的意思,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推销员。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3、十年磨一剑  要知道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需要约十年时间方能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平。除了从开始下棋到达到大师水平只用了九年零几个月的博比·费希尔,还没有任何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平。除了莫扎特,从来没有一个作曲家认真研究和练

6、习未满十年就写出第一流作品的;即使对于莫扎特,他开始谱曲的头七年到十年间作的曲子是作为少年曲(Juvenalia)而出名的,算不上是“大师"之作。如何获得这些可调用的知识呢?这需要读者朋友用心积累。积累有法,其一,戒骄戒躁;其二,绘制地图,给自己的专业知识绘制一张地图,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其三,反复应用。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如果不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到的知识只能是僵化的,表现不出优势。那些被我们称为象棋大师的人,绝不仅仅能把许多的棋局烂熟于心,还一定身经百战,就是这个道理。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

7、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