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doc

2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doc

ID:28001833

大小:23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2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doc_第1页
2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doc_第2页
2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doc_第3页
2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doc_第4页
2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关于山西转型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调查人:袁纯清(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光明日报》(2011年09月27日 15版)2011年5月20日,袁纯清来到永和县阁底乡前冯家腰自然村赵光福家,与村民亲切交谈。    山西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传统。山西人民勤劳、智慧、淳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进取、特别能奉献。山西人民在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锻造了太行精神;在建设年代,成长了大寨精神;在改革开放年代,培育了右玉精神。我们有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实现山西的转型跨越,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2、  2010年5月底,我到山西履新。对我而言,山西并不陌生。在北京工作时我曾多次到山西调研,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曾在山西祁县下乡蹲点两个多月。在陕西工作时,对近邻的发展十分关注。但真正了解和认知山西还是深入三晋大地、融入山西工作之后。    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形成思路的过程,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赴任后,我先是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匆匆到11个市的不少县区、企业、农村、社区进行了一轮密集调研。接着,结合制定“十二五”规划,部署了十九个重大课题的调研,我自己领题山西城镇化发展的课题。之后,又组织了对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观摩点评活动。随着调研的深入,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山

3、西发展的成果十分明显,但发展遇到了种种困扰,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发展思路亟待完善。    历史的纠结:    资源型经济的基因变异    山西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共和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深入这里的企业和矿山,我深切感受到资源型经济无处不在的深刻影响,产业支柱、财政支撑、城镇体系、贸易结构乃至文化生态,无一例外地浸淫着资源型经济的基因,充盈着资源型经济的色彩。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发展循环,兴衰成败系于煤炭的历史梦魇,不得不让我正视和思虑。    纠结之一:“冰火两重天”的命运轮回。赴任之初,山西经济刚刚经历了一次“过山车

4、式”的震荡和起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煤炭、焦炭、钢铁等主要工业品价格大幅下跌,全省有8个市出现经济负增长,有76个县一般预算收入负增长,1/3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00多家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2009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速-4.4%,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我从一份研究报告上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经济也曾遭受过严重冲击,财政总收入增速连续两年降到5%以内。“人人二百三,共同渡难关”曾是当时许多煤矿企业的真实状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煤炭市场的动荡起伏,山西经济三起三落,经济波动之剧烈、“盛”“衰”转换之迅疾,经

5、济运行之脆弱,使人诧异,催人警醒。如何走出“冰火两重天”的命运轮回,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纠结之二:“资源诅咒”的中国样本。一辆接一辆装满煤炭的重型卡车列成长龙,是我调研途中时常看到的“景观”。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山西累计生产原煤120亿吨,外调煤炭达90亿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初定之时,山西经济尚处于全国中游,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足两个百分点。伴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在国内占比的不断提升,资源型经济愈加成型,区域经济地位却一路下滑。到上世纪末,GDP排位跌落到20名开外,人均GDP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4以下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两年名列全国倒数第一。经过新世纪头十年的峰谷轮回,GDP排位再次跌落到20名之后,人均GDP与全国均值的差距再次扩大到10个百分点以上。一个基层干部戏言,山西是“煤越产越多,经济排位越来越低”。    发展经济学家发现,资源丰裕国家(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明显低于资源稀缺国家(地区),并把这种现象称为“资源诅咒”。而山西可被称作“资源诅咒”的中国样本。说得透彻一点,就是资源开发锁闭了发展功能,制约了发展空间,甚或拖累了经济发展。引以为豪的资源优势,成了山西的困惑和苦涩。    纠结之三:煤炭依赖的文化特质。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活动被资源所主宰,

7、一定是可怕的。如果一个地方的发展文化被资源所主导,则更加可怕。遗憾的是,前些年资源开采门槛过低、资源红利唾手可得,使一些干部眼目中只有煤炭,开口闭口都是煤炭,离开了煤炭好像就失去了活路。这就使三晋文化的特质发生了重大变异,形成了(确切地讲是异化为)以煤炭为依赖的“发展生态”和“资源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坐拥丰富资源的山西,经济发展反而滞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经济学家诺思指出:提供路径依赖的钥匙是文化。文化乃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化浪潮中,产品可以复制,技术可以引进,文化却无法拷贝。根本改变“煤文化”特质,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应当是谋划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