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社会考试重点

人类与社会考试重点

ID:28010408

大小:255.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07

人类与社会考试重点_第1页
人类与社会考试重点_第2页
人类与社会考试重点_第3页
人类与社会考试重点_第4页
人类与社会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与社会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源的含义——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新的资源观——资源系统观:资源都看成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资源辩证观:正确认识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问题、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问题、资源的量与质问题。资源层次观:材料--能源--信息资源开放观:打破地区经济封锁,合理配置资源。资源的分类——(一)、按资源性质分类1、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再生资源(矿产资源)与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资源和生物资源、);原生

2、性资源与次生性资源;专有资源(如国家控制、管辖内的资源)与共享资源(公海、太空、信息资源等)2.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劳动力、智力、技术、管理、信息、资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技术资源通常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类资源。(二)按资源用途分类——农业资源;工业资源;信息资源(含服务性资源)(三)按资源可利用状况分类——A、现实资源:即已经被认识和开发的资源。B、潜在资源:即尚未被认识,或虽已认识却因技术等条件不具备还不能被开发利用的资源。C、废物资源:即传统被认为是废物,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又使其转

3、化为可被开发利用的资源。资源系统的特点——自然资源系统的特点A、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规律性;B、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现实资源是有限的,但开发利用及转化是无限的);C、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D、自然资源的系统性;社会资源系统的特点:1、社会性——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不同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关系的,谁都可以掌握和利用它创造社会财富。2、继承性——人力资源通过人类的遗传继承、延续、发展;人类社会通过书籍、音像、磁带和教育手段等,继承人类的精神财富。3、主导性——社会资源决定资源的利

4、用、发展的方向;把社会资源变为社会财富的过程中,它表现、贯彻人的愿望、意志和目的。马克思“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4、流动性——劳动力迁移;技术传播;资料可以交换,学术可以交流,商品可以贸易。5、不均衡性环境的含义——联合国: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我国《环境保护法》: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分类——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页脚---l按人类生存环境的空间范围:l聚落环境:聚

5、落环境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l地理环境:地球表层、人类活动的基础l地质环境:地表以下的坚硬地壳层l宇宙环境:地球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空间环境环境的特性——A、整体性B、有限性C、不可逆性D、潜在性E、开放性世界环境日——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1993年贫穷

6、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2000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2年使地球充满生机;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2006年莫使旱地变荒漠;2007年冰川消融,是个热点话题吗?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中国主办世界环境日:——1993–北京,2002–深圳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A、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依赖关系)B、环境是人

7、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前提(依赖关系)C、自然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制约性D、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E、人类社会对自然的破坏与改造人口爆炸所带来的压力——1、物质生产的压力(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短缺);2、对资源的过度使用(环境);3、引起社会就业的紧张资源退化枯竭——1、矿产资源的耗竭;2、水资源的浪费、破坏与短缺;3、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污染;4、森林资源的锐减;5、土地资源的破坏;6、生物资源的破坏全球大气环境问题——A、严重的大气污染(沙尘暴、酸雨、光化学污染)导致水生态系统

8、破坏、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建筑物侵蚀、人体身体健康危害。B、Q3层的破坏导致危害认得健康、影响生物的成长。C、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冲击、影响人类生活。(1986年瑞典阿伦纽斯提出)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系统,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可持续发展的多种定义——-页脚---1、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性”:19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