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种植栽培

板蓝根种植栽培

ID:28013755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板蓝根种植栽培_第1页
板蓝根种植栽培_第2页
板蓝根种植栽培_第3页
板蓝根种植栽培_第4页
板蓝根种植栽培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蓝根种植栽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菘蓝种子的形态特征是怎样的?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崧蓝的干燥根,其干燥叶称大青叶。崧蓝种子是角果,长圆形,扁平,翅状,长13.2-18.4mm,觉3.5-4.9mm,厚1.3_1.9mm,表面紫褐色或黄褐色,稍有光泽。先端微凹或平截,基部渐窄,具残存的果炳或果柄痕;两侧面各具一中肋,中部呈长椭圆状隆起,内含种子一枚。种子长椭圆形,长3.2-3.8mm,宽1.0-1.2mm,表面黄褐色,基部具有一小尖突状种柄,两侧面各具一较明显的纵沟(胚根与子叶间形成的痕)及一不太明显的纵沟(两叶子之间形成的痕)。胚弯曲,黄色,含油分,胚根阅柱状,子叶两枚,

2、背倚于胚根。千粒重10.2g。二、板蓝根播种繁殖有哪些技术要求?板蓝根种子容易萌发,种子发芽率约为70%,在15°C〜30°C温度下崧蓝种子萌发均良好。但在温度16°C-21°C,有足够湿度时,播种后5d即可出苗。板蓝根常用种子繁殖。生产商可春播或夏播,春播在3月下旬夏播在5月下旬,但不迟于6月。次年3月开始抽薹、现蕾,4月幵花,6月果实相继成熟,全生育期为9一11个J]。板蓝根多用条播法,播种时先在畦面上按20〜25cm行距划出深1.5—2cm的浅沟,将水浸后的种子沥干,拌人细土,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约lcm,稍加镇压。每亩播种量2.0

3、〜2.5kg。三、板蓝根田间管理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间苗和定苗。菘蓝播种后,在苗高3〜4Cm时,应该按株距广10cm进行间苗和定苗。(2)中耕除草。由于杂草与菘蓝同吋生长,应抓紧吋机,及吋进行中耕除草。(3)追肥。菘蓝在间苗后应视植株生长情况,及时追施淸水粪1次,如腐熟稀人粪尿800—1000kg/亩。也可结合中耕除草,追施1次氮肥,如尿素3〜4kg/亩。要割叶的菘蓝田,需要保持水肥充足,一般5刀下旬至6刀上旬每亩追施硫酸铵40—50kg、过磷酸钙7.5~15kg,混合撒人行间,促进楨株生长良好、叶片茂盛。这样可保证在6月下旬和8月中

4、、下旬采收2次叶片。为保证根部生长,每次采叶后也应进行追肥浇水。第2次割叶后,应该重施腐熟粪肥,这对促进后期菘蓝植株生长极为重要。(4)灌溉与排水。菘蓝植株生长前期水分不宜太多,以促进根系扩展,向土壤下层伸长生长,但在后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可适当多浇水,以促进吸收土壤养分,使地上部发达茂盛。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应该注意在畦间和人田四周加开深沟,以利及时排水,避免烂根。如遇伏天干旱天气,可在早晚气温较低早及时灌水,切忌在阳光强烈的中午进行灌水,以免地温因灌水骤然下降,影响植株生长。四、板蓝根高畦栽培有哪些技术要求?高畦种植板蓝根对茎、叶生长

5、量影响不大,但其根产量可提高20%左右。其原因是高畦种植能使畦面熟土层增厚,土壤疏松,浇水时沿高畦两侧渗透至畦面湿润,不易造成土壤板结。而且施用的基肥较集中于根部,利于其吸收利用。五、菘蓝留种田有哪些管理技术要求?菘蓝留种有春播留种和秋播留种两种方法。(1)春直播留种。是在收割最后一次叶片后,不挖根,待长新叶越冬,在下一年5月至6月采收种子。(2)秋直播留种。是在8月底至9月初播种,岀苗后不收叶,露地越冬,在下一年5月至6月釆收种子。专门的采种㈩,应该采用较大的株行距,以30anx60Cm较好。并H,选择田间肥力相对较差的地块播种比较好,

6、因为土壤肥力差的田块,菘蓝抽生出的花薹茎秆坚硬,.不易倒伏,病虫害也较少,结子饱满。(3)移栽留种01年生的菘蓝不开花结果,春播后当年收根。在刨收根时,选择无病虫害、粗大健壮、不分叉的根条留种。按行距5’Ocm、株距20~25Cm移栽到肥沃的留种田里。栽后及时浇水oil月下旬铺上一层马粪或圈肥防寒,第2年春天返青后及时浇水、松土、施肥,5-6月种熟后,采下晒干,存放在通风干燥处备用。六、菘蓝种子如何采种和贮藏?菘蓝花期在4一5月,结果期在5—6月,待角果表面成紫褐色或黄褐色时陆续采.收,晒干脱粒,放干燥阴凉处保存。菘蓝种子寿命与贮藏的环境

7、条件关系比较大01977年北京曾将收获的菘蓝种子放牛皮纸袋藏于室温,1980年3月测定的发芽率为0.3%;1979年将收获的菘蓝种.子贮藏于和同的条件下,1981年2刀测定的发芽率为30.3%o但1976年新疆曾将釆收的菘蓝种子放麻袋内,室温下贮藏至1980年1月25H,测发芽率为80%。七、影响板蓝根霜霉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气候与发病的关系。在气温13°C—15°C相对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板蓝根霜霉病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因孢囊梗和孢子囊的形成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如在浙江省1983年4月初,当H平均温度13°C左右,相对湿度85

8、%以上,就普遍出现“霜霉”,随后雨水减少,病势发展较慢;而4月8日至13日连续降雨56nnn,这时气温14°C左右,相对湿度95%—990/0,4月16—18口病叶明显增多,叶片发病指数增加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