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系统设计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价值系统设计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ID:28013897

大小:53.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7

从价值系统设计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_第1页
从价值系统设计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_第2页
从价值系统设计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_第3页
从价值系统设计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_第4页
从价值系统设计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价值系统设计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余英时   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有着甚么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问题。对于这样的大问题,论者自不免有见仁见智之异。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中国文化和现代生活似乎是两个截然不同而且互相对立的实体。前者是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旧文化传统;后者是最近百余年才出现的一套新的生

2、活方式,而且源于西方。所以这两者的冲突实质上便被理解为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所有关于文化问题的争论都是环绕着这一主题而进行的。   在这个一般的理解之下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观点与态度,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相反的倾向:一方面是主张全面拥抱西方文化,认定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阻碍,必须首先加以清除。另一方面则是极力维护传统文化,视来自西方的现代生活为中国的祸乱之源,破坏了传统的道德次序和社会安定。在这两种极端态度之间当然还存在着许多程度不同的西化论与本位论,

3、以及模式各异的调和论。这些议论,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毋须再说。   站在历史研究的立场上,我对于这一广泛而复杂的文化问题既无意作左右袒,也不想另外提出任何新的折衷调和之说。我首先想对‘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两个概念进行一种客观的历史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我自然不能不根据某种概念性的假设,但是这种假设并非我个人主观愿望的投射,而是在学术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在综合判断方面,我当然也不能完全避免个人的主观,不过这种判断仍然是尽量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   必须说明,文化观察可以从各种不

4、同的角度出发,我所采取的自然不是唯一的角度,我所提出的看法更不足以称为最后定论。我只能说这些看法是我个人经过郑重考虑而得到的,也许可以提供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人参考。   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的种种用法。以本文而言,则所谓中国文化是取其最广泛的涵义,所以政治、社会、经济、艺术、民俗等各方面无不涉及。以近代学者关于‘文化’的讨论来说,头绪尤其纷繁。30年前克罗伯(A.L.Krober)和克拉孔(ClydeKluckhohn)两位人类学家便检讨了160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他们最后的结论是把文化看作成套

5、的行为系统,而文化的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这个看法同时注意到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性,因此曾在社会科学家之间获得广泛的流行。近几十年来人类学家对文化的认识虽日益深入,但是关于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性两点却依然是多数人所肯定的。   另一方面,近一二十年来,由于维柯(GiambattistaVico)与赫尔德(JohannGottfried-..Herder)的历史哲学逐渐受到西方思想界的重视,不但文化是一整体的观念得到了加强,而且多元文化观也开始流行了。所谓多元文化观即认为每一民族都有

6、它自己的独特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并非出于一源,尤不能以欧洲文化为衡量其他文化的普遍标准。赫尔德并且强调中国文化的形成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有关,其他民族如果处于中国古代的地理和气候的环境中则不一定会创造出中国文化。这种文化多元论有助于打破近代西方人的文化偏见。   从维柯与赫尔德一系的文化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说,只有个别的具体的文化,而无普遍的、抽象的文化。古典人类学所寻求的是一般性的典型文化,这样的文化只是从许多个别的真实文化中抽离其共相而得来的观念,因此仅在理论上存在。但是最近的人类学家也开始改变态度了。

7、例如吉尔兹(clif-fordgeertz)便曾批评这种寻求文化典型的研究方法。他认为研究文化尤应把握每一文化系统的独特之处。所以在这个方面史学观点和人类学观点的合流目前已见端倪;我们的注意力应该从一般文化的通性转向每一具体文化的个性。以下讨论中国文化大致便是从这一立场出发的。    如果我们基本上接受这一看法,那么所谓‘中国文化’便不可能是和‘现代生活’截然分为两橛的。普遍性的‘现代生活’和普遍性的‘文化’一样,也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现实世界中只有一个个具体的现代生活,如中国

8、的、美国的、苏俄的或日本的;而这些具体的现代生活都是具体的文化在现代的发展和表现。这当然不是否认现代生活可以归纳成某些共同的特征。事实上,社会科学家关于‘现代化’的无数讨论主要都是在寻求共同的特征,也就是理想的典型。但是典型如果要适用于一切具体的、个别的现代社会,势必不能不通过最高度的概括。其结果则是流为一些空洞的形式,而失去了经验的内容。举例言之,我们大概都承认民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所以不少社会学家只好用‘大众社会’(masssociety)或‘人民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