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安全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

浅论安全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

ID:28021937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论安全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_第1页
浅论安全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_第2页
浅论安全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_第3页
浅论安全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安全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安全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余光译(江苏省江都市药品检验所225200)【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007-02【摘要】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简称ADR),近年来有关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国内,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牛率约为20%,1/4是抗牛素所致。每年由于

2、滥用抗牛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1]。本文结合药品监管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论述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关键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安全用药1滥用抗牛素,导致不合理用药的首要因素如今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木过高等,已成了一个灾难。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己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牛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己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牛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

3、一级医院为90%[2]。抗牛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目前,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赶时髦迷恋于“新药”、贵药。以为使用新一代抗生素,就是水平高,紧跟现代科技发展潮流。而盲目地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牛素,或几种抗菌药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牛,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牛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

4、位。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牛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从而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

5、,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2.1药品因素(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吋,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

6、: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吋可引起失眠。(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出现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症,可使代谢紊乱诱发或加重感染,诱发或加重溃疡病,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诱发精神病和癫痫,抑制儿童生长发育,其他如食欲增加,低血钙,高血糖倾向,消化性溃烂,欣快。(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

7、物的剂量:用药量过人,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2.2患者自身的原因(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

8、[3]。(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i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索: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2.3其他因素(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其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