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

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

ID:28027661

大小:258.72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2-07

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1页
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2页
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3页
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4页
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1《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1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3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原理7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1第四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4第五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和科学发展观19第六部分法学基础理论22第七部分社会学基础25第八部分管理学基础27第九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修养基础30第十部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教法研究33云南省特聞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政治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招聘初中政治学科教师的考试

2、属选拔性质的考试。考试大纲体现大学本科政治学和政治教育及相近专业的水平。大纲是考试命题和应考人员备考的根据。编写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帮助应考人员了解考试的内容为应考提供复习范围和备考的水准及要求,为选拔合格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服务。二、考试范围1.木大纲以大学木科政治学和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为依据,以专业主干课程为重点,结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教育水平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而编写。2.本大纲共分10个部分。其中,第1至9部分是专业主干课程;第10部分是专业基本技能课程。第1至5部分是专业基础理论考核的重点。3.考核的内容及要求是:基木概

3、念的理解,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木理论观点的分析,基本教学教育技能的初步运用。4.大纲对一些掌握有一定难度或参考书屮的观点和表述不太一致的棊本概念、基础知识进行了必耍的点拨和适当的阐释,考生在使用本大纲时应加以注意。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及其理解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

4、征: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屮国化及三个理论成果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2.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问(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1.实践的本质含义2.实践的基木特征3.实践的基本形式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5.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三)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实

5、现途径与条件(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世界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2.系统的含义及其特征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二)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2.现象和木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3.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四)对立统一

6、规律1.唯物辩证法的含义、实质和核心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转化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6.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一)认识的棊础和本质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的木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二)认识的发展过程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3.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真理与价值1.真理的含义及其理解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关系(四)辩证思维的

7、基木方法1.归纳与演绎2.分析与综合3.抽象与具体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4.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1.经济结构2.政治结构3.文化结构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一)社会发展的基木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二)社会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

8、用2.“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其意义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屮的作用4.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