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答题模式

古代诗歌答题模式

ID:28028497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古代诗歌答题模式_第1页
古代诗歌答题模式_第2页
古代诗歌答题模式_第3页
古代诗歌答题模式_第4页
古代诗歌答题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答题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病句:辨析和修改习:六种病句类型及例句,看印发的资料和《学海导航》。做题:辨析病句的方法(参考《学海导航》)语感辨析法一一用于初步判断,一种艺高人胆大的方法,准确度不很高。语法分析法一一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可靠的:找主干,辨枝叶。可以辨别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例句M想法一一适用于所有种类。记熟有病例句,参照病例做判断,省时省力哦:)仿句法一一仿句子复杂的结构,把句中陌生的内容换成你熟悉的U常生活的内容来重造一句。这个比较适合于判断逻辑错误和语意不明。抓语标法一一此方法非常实用而且能快速判别,建议尽量使用。有以下情况的可检查有没有对应的

2、语病:1)介词结构,+动词一一缺主语2)多个分句一一成分残缺或搭配错。3)并列成分一一搭配、语序或分类错4)能否肯否面对两面不统一。4)虚词一一搭配、多余、残缺或语序5>数字一一数字倍数表述不当(如:减少不能川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的倍数表述)、矛盾或多余。6)成语一一赘余7)谓语为“是”或者“成为”一一检查主、宾是否搭配。8)前而有两个情况,句屮只有一个单数指示代词一一指代不明。用语法分析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不要怕麻烦;碰到长句不要慌,长句也由主、谓、宾组成,不是怪物哈;巧妙运用抓语标法,省吋省力文言文阅读:知识积累一一熟悉活用、通假、古今异义、一词

3、多义、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一一参考笔记和《名师大讲堂》及《专题突破》阅读步骤:粗读,找出人物、事件、评价,在草稿上写出。画岀文中标志事件变换的时间词、地点词、官职词和变化了的人物,画出文中的评价词。遇到不懂的词就跳过不管,因为后面的题目未必会涉及到该词。如果看不明白,可先看最后一道选择题。做题:(1)理解实词:用代入法。代入检查词性是否符合该实词所在句子的要求,词义是否何句意一致,放回语境检验是否符合上下文意思。(2)理解虚词:根据前后实词的词性确定虚词的词性,再根据句子意思确定含义或根据原上下文确定含义,然后比较、排除。(3)信息筛选(第7

4、题):先看题干,理解要求筛选的内容;再看选项,用排除错项的方法,先排除对象错的,再排除内容错的。句式考査:多为各种特殊句式;补出省略成分一定要看该句前儿句。具体考查哪一种句式要看选项。(4)整体理解:回到原文,把每一个选项的内容和原文对照,特别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句。提醒:一般一段一项,要不急不躁,细心找准。(5)断句:先了解文段整体意思,然后从易到难一一断出。可以先找位置比较固定的虚词、曰、云等,再找对称句、找固定句式,再找谓语动词,在此基础上往前找对象(人名、物名、事)主语,往后找宾语。温馨提示:断句,顾名思义是把一个一个句

5、子断开,一句话的意思是相对完整,一个句子一般有主谓宾。一点头绪都没时,可以从最后一个词(通常是宾语)往前推,找到它的谓语和主语,慢慢向前,思路就会逐渐清晰。(6)翻译:踩分点一一多义词,活用或通假字,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方法:联系语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不多不漏,符合语法。原题试译,工整答卷。力U、换、调、补、删,以加字组词为主,换字为辅。要调动一定的古文化知识。特别提示:如果不能理解文意,也不能放弃,看看该句的上下句,用该字组词,也有可能得分。例如直当出别居耳:当一一应当,出一一出去,别一一别处,居一一居住。那样,就算不

6、能译出“直......耳”也能拿分。就算其他不懂,只懂一个词,也要把这个词译出来,它也许就是得分点。论述文阅读:论述文阅读:以阐述、论证为主,基本内容是观点和材料,主旨是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态度。要筛选的信息往往就是某些观点或支持这些观点的某些材料。阅读方法与议论文一样,理解时有时要运用到常规的其他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整体阅读:抓观点,抓思路,把握材料的组织。树立“抓问题一一寻材料一一追结论”意识。把观点句、结论句画出來(归纳内容要点、概栝中心的题R—般就是答这些句),把虚词一一尤其是表范围、时间、程度、可能的副词画出来,把进程转换的词找出来。解题总体思路

7、1)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字的读题干和选项,审清考查的信息及设题的角度。2)确定区域,画出有关的句子。3)文题对照,看看意思是否完全一致。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大部分的题目和诗歌同。理解词语: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提问方式::某某词的含义(内涵)是?这个词指的是什么?文中哪些词和这个词含义相同?某某词好在哪里?用某某词代替某某词好不好?思维方式:字面意——文中意,注意比喻义和寓意。提醒:(1)词不离句;解释出来的词性要和原来的词性一致。(2)

8、后两种问法还要分析有没有用到活用、修辞、词的色彩等方法。理解句子:题型形式:“解释下而句子的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