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

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

ID:2802850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_第1页
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_第2页
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_第3页
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_第4页
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唐宋史内参梦回大唐1.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开明,思想的宽松活跃,为唐代文学辉煌繁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2).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有利于文学风气的形成。唐代开科取士,士人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作了准备。南北文化的合流、儒、释、道思想融合,创造、促进了唐代文学发展。2.初唐四杰:中国唐代初期叫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简称“王杨卢骆”。创作反对纤巧綺靡,提倡刚健骨气。3.陈子昂的诗歌理论:继承汉魏

2、风骨与风雅兴寄,批判齐梁藻饰的文风,倡导风骨和兴寄思想,创建健康而瑰咖的文学。附注:“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风竹”的丈质是耍求诗歌奋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奋刚健充丈的现丈内容。4.山水田园诗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內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闶诗和谢灵运、谢眺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内容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反映农家生活现实。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1戈表人物:王维{诗屮宥画,画屮宥诗。空明境界、

3、宁静之美)孟浩然{fl然平淡、贴近生活}5..边塞诗派:诗歌主要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粗犷豪放。代表人物高适、岑参、李颀、王之涣王昌龄。6..李白诗歌的特征:(1).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人格力量(2).想象奇特,变幻莫测(3).雄奇飘逸,兼擅胜扬,各臻极致,表现出风格的多样化。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1).讴歌理想,抒发悲愤(2).蔑视权贵,追求自由(3).揭露现实,抨击时政(4).情绪起伏,充满矛盾7..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1).沉

4、郁顿挫、深沉忧思、感情悲慨(2)语言上汇集众长、兼采百家,对后世的影响: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是受杜甫影响最大的朝代。北宋王禹偁是第一个提倡诗歌创作向杜甫学习的人。王安石,苏辙都学习杜甫,出现了以学习杜甫为宗旨的江西诗派。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在宋末,把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秦观等人对杜甫的批案为:在人格力U方而,杜甫忠义之义感然奋发.在诗歌技巧方面,杜甫句法简易,太巧出焉。陈与义是第一个从精祌上学习杜甫的人,陆游不仅在艺

5、术创作上学习杜甫,更在爱国精神方面有很好的继承。8.刘长卿:诗歌风格失意之感、孤寂惆怅、衰飒索莫9.:韩孟诗派:巾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张籍、卢仝、贾岛、李贺等。诗歌主张:1.不平则鸣2.笔补造化艺术特点:1.雄奇怪异之风2.以文为诗3以议论入诗10..李贺:中唐浪漫主义诗人开创“长吉体”诗歌“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11..元白诗派:屮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主张: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旨。发起新乐府运动,特点:强调诗

6、歌的惩恶扬善,补察吋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12.韦应物:山水田园诗派诗人,诗风气貌高古、清雅闲淡,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附注:大历诗歌:表现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淸雅高逸的情调意象: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13.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1.深于寄托,工于比兴2.表现婉曲,意蕴含蕴3.用典贴切巧妙4语言凄美清丽14:燕乐:又称宴乐,胡乐与中原音乐的交融,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15.花间词:《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是五代时后蜀广政三年(940年)赵崇祚所编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作品

7、五百首,共十卷。诗歌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16:李煜:词的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主要艺术成就: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御览英华1.宋词繁荣的原因:(1)经济的繁荣(2)教坊与歌楼的设立(3)文学本身的发展宋初三体:宋初诗坛,承袭晚唐五代余风,有所谓宋初三体之说。(一)白体(香山体):学白居易,

8、浅切随意,以馆阁诗人为主。以李昉,徐铉等为代表,多为酬谢唱答,流连光景之作。(二)晚唐体(九僧体):学贾岛、姚合。以惠崇九僧为代表,内容大多描绘清邃清幽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以潘阆、林逋为代表,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