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论准备

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论准备

ID:28031626

大小:6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论准备_第1页
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论准备_第2页
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论准备_第3页
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论准备_第4页
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论准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论准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论准备王锡森刘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从1914年下半年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实践木体论世界观转向的基础上,对十月革命的主要背景、主体力量、模式和方式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形成发展了“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工农联盟理论”“暴力革命理论”等列宁主义的重要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为十月革命作好了理论准备。也正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关键词:列卞;十月革命;理论准备;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作者简介.•王锡森,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2、,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宄;作者简介:刘娟,南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宄.收稿日期:2017-08-18基金: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异专项资金资助项目Received:2017-08-18从1914年下半年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列宁研读了大量关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地理、外交、工人运动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写下了一系列读书笔记和《帝国主义论》《论欧洲联邦口号》《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等著名文章。这些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研宄,提高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实际

3、上起到了为成功地发动和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理论准备的作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的世界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乱了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各国内部的革命进程,也给了列宁一个能够集中精力研宄哲学的机会。从1914年下半年到1916年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列宁潜心研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特别是重点进行了辩证法史的研究,并写下了8木笔记(也就是后来出版的《哲学笔记》的核心部分)。这些笔记形式的资料显示出,这时的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完成了从实践认识论到实践本体论的转变。在1907年写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时,列宁曾对实践范畴进行过阐述,但是由于其目的在于从唯物主义出发批驳唯心主

4、义及其认识论,所以他多是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视角去看待实践,提出“费尔巴哈把人类实践的总和当作认识论的基础”[1]143的论断,并且从实践客观性的角度将实践确立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时的列宁也正是在这两个论断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144这一著名结论。但是仅仅承认或强调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或决定作用,只是承认作为实践者的人同时只有精神活动从而只有能动性还远远不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质。正如马克思完成从旧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吋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

5、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m在写作《哲学笔记》期间,随着对黑格尔哲学以及辩证法研究的深入,列宁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根本原因是在于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实践辩证法的结合,即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自然界虽然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但人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客观物质实践来为自己创造新的客观生存基础,进而实现主体目的冲动。人对客观现实的耍求,只有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现实,冰可能被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3]182,并且在这个关系中,人的实践面对客观世界,在实现0的吋会遇到困难,“

6、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來改变世界”[3]183。至此,列宁不仅在哲学上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坚定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还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哲学方法,实现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这同时也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新世界观的灵魂。以此为棊础,列宁进而提出:“为自己绘制客观世界图景的人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消灭它的规定性(=变更它的这些或那些方面、质),这样,也就去棹了它的外观、外在性和虚无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客观真实的)。”[3]187认识到实践在绘制客观世界图景,也就意味着把实践辩证法提高到哲学本

7、体论层次上,使其有了最终的决定意义。人的客观世界图景并不是人对外部对象世界的直映,而是在人的实践屮对外部环境的重新编制,即根据人的需要和目的去变更客体的质或者量。从哲学本体论上重新思考实践的作用,标志着列宁完成了对自己早期哲学思想的超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通过实践消灭现有世界的客观规定性,在实践中按照主体的目的重塑外部世界,这就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的深刻理解,也是列宁为十月革命找到的理论上的合法性,即布尔什维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