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分析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分析

ID:2803231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分析_第1页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分析_第2页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分析_第3页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分析_第4页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肽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分析张彦张强(湖南省血防所附属湘岳医院湖南岳阳414000)【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048-02【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80例,其中99例(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81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平均1.5年,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56,

2、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治疗费用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7、17.34、21.41,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恢复快,创伤小,固定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肘内翻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多发病,其发病部位一般在肱骨髁与肱骨干之间的扁平扩张部,小儿6岁左右时干骺端开始扩展到两个凹陷部位,两个凹陷部位之间有着极薄的骨干,此处又是肱骨圆柱往下行至三棱形的应力弱点[1],薄且脆。而且还存在韧带结构的松弛,不能形成保护功能。骨结构特

3、点导致儿童在肱骨骺上易发生骨折,若治疗不当易得肘外翻和内翻畸形、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疾病。木文对我科于2008年1月〜2011年10月间治疗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1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年龄4〜16岁,平均8.4岁;致伤原因:平地跌伤43例,坠落伤56例,车祸伤76例,其他原因5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及对照组81例。对照组左侧34例,右侧47例;伸直型80例,屈曲型1例;尺偏型53例,桡偏型7例,中间型21例;Gartland分型[2]II级以上的68例,III级以上13例。观

4、察组左侧55例,右侧44例;伸直型98例,屈曲型1例;尺偏型62例,桡偏型9例,中间型28例;Gartland分型II级以上的79例,III级以上12例。患儿伤后来院就诊吋间为2〜48小吋,平均4.6小吋。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致伤因素、就诊吋间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观察组:采用经皮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基础麻醉结合臂丛麻醉,患肢外展,一助手握住上臂,术者双手握住前臂顺势对抗牵引,矫正桡偏或尺偏移位。桡偏移位者要达到解剖复位,尺偏移位者复位后维持在轻度桡偏位:C臂机透

5、视复位满意后弹力绷带固定肘部极度屈曲位。常规术野消毒、铺巾,由肱骨外髁方向与肱骨干纵轴线成30°〜40°角。向后成10°角经皮穿入一枚直径1.5〜2.0mm的克氏针。克氏针穿过对侧骨皮质;另在肱骨小头处与肱骨干平行,向后成10°角经皮穿入同样大小的克氏针并穿透对侧皮质。C臂机透视,若固定不牢则打入第3枚克氏针,位置满意和固定良好后剪断针尾端,无菌包扎。术后屈肘90°,尺侧或桡侧偏型分别采用前臂旋前或前臂旋后位石膏外固定,3〜4周后拔除克氏针。1.2.2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行基础麻醉联

6、合臂丛麻醉,术野消毒、铺巾,采取肘部外侧直切口,切开暴露骨折端,清除瘀血,复位骨折,从肱骨外髁交叉处打入2枚直径1.5〜2.0mm的克氏针并穿透对侧皮质。C臂机透视复位和固定满意后,剪断克氏针。冲洗缝合创口,术后屈肘90°,石膏托外固定4〜5周后拔除。1.3评价标准:根据Flynn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3]:丢失携带角及屈伸功能在O°〜5°为优,6°〜10°为良,ll°〜15°为可,〉15°为差。1.4统计学方法:釆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冇

7、统计学意义。1.结果2.1肘关节功能:术后两组患者随访吋间为6个月〜3.0年。平均1.5年。观察组优良率为97.98%;对照组优ft率为96.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56,P〉0.05),见表1。表1两组肘关节功能比较(例)2.2两组综合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吋间、出血量、平均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7、17.34、21.41,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创伤较小,射线量较大。见表2。表2两组综合情况比较2.3并发症:两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均未出现肘内翻畸形、针道感染等并发症。1.讨论肱骨

8、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