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玉林中考试题研究题库--语文素材库:说明文阅读5篇8

2018玉林中考试题研究题库--语文素材库:说明文阅读5篇8

ID:28036028

大小:8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2018玉林中考试题研究题库--语文素材库:说明文阅读5篇8_第1页
2018玉林中考试题研究题库--语文素材库:说明文阅读5篇8_第2页
2018玉林中考试题研究题库--语文素材库:说明文阅读5篇8_第3页
2018玉林中考试题研究题库--语文素材库:说明文阅读5篇8_第4页
2018玉林中考试题研究题库--语文素材库:说明文阅读5篇8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玉林中考试题研究题库--语文素材库:说明文阅读5篇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海岸卫士”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滩涂上的潮滩湿地的植物群落,它并不是红色的,因为它的树种中大部分属红树科,故得名红树林,事实上这些灌木或乔木都是常绿植物。红树林为什么被誉为“海岸卫士’’?1986年,中国广西沿海发生百年未遇的风暴潮,合浦县400千米的海堤被冲垮了大半。但是,只要堤外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仍完好无损。因此,当地百姓便把红树林誉为“海岸卫士”。红树林通常处在陆地向海洋过渡的地带,因此红树林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红树林的种子外表和四季豆差不多,垂挂于藤架上,在母树上发芽,幼苗脱落掉到海水中,插入泥沙,并且发育成一株小树。有时,幼苗遇上潮汐会

2、被海水卷走,但待到海水退潮时,幼苗又会随遇而安地在别处扎根生长。红树林就依靠自身奇特的生长方式繁衍着,盘根错节、相互支撑的特性在海潮风浪中稳如泰山,既化解了海潮风浪的冲击,又起到保护堤岸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保护滩涂、净化海水的作用。事实上,红树林还是海鸟等海洋生物的乐园呢!-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十分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00多种大型底栖动物,100多种鸟类、130多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近160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中国最新纪录。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

3、,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在有红树林的海域,几乎从没有发生过赤潮。据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200公斤左右的氮和近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难怪有位诗人曾这样热情地赞美它们:“红树林——根的迷宮,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天然的污水净化厂,海洋生物的伊甸园。”红树林的分布虽受气候限制,但在海流的作用下,它的分布却超出了热带海区。在大西洋沿岸,红树林到达百慕大群岛,在亚

4、洲出现于日本南部,它们都超过北纬32°,在南半球红树林分布更加远离赤道,可见于南纬42°的新西兰北部。红树林里的动物主要是贝类,常见的有砗蠔、栉孔扇贝、糙鸟蛤和马蹄螺、凤螺、筛目贝和粒核果螺。在红树林水域有多种浮游生物,常见的硅藻有角毛藻、半管藻、三角藻、圆筛藻等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则有波水蚤、丽哲水蚤、新哲水蚤、真刺水蚤、胸刺水蚤等。红树林内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浮游生物的滋长。.红树林里还有各种鸟类,多半属水鸟和海鸥类,也有一部分陆栖鸟类出没于红树林带。在发育良好的红树林偶尔还会有野猪、狸类及鼠类等小型哺乳类出没。红树林里也招致了某些蜂类、蝇类和蚂蚁等。它们对红树植物的

5、传粉和受精起着积、极的作肖。红树植物的花、叶、枝条等散落泥水中被微生物分解,为底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所以说,保护和发展红树林是开发热带及亚热带沿海资源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选自科普中国网)什么造成了地球南北的冰火两重天2018年伊始,北半球的宠物狗被“冻硬了”,南半球的马路上则可以“煎鸡蛋”。“炸弹气旋”导致美国东部多地气温急剧下降并创出新低,局部地区气温跌至零下38摄氏度。然而,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饱受酷暑折磨,悉尼气温一度飙升至47.3摄氏度,为近80年来最高。南北半球惊现近100摄氏度的超级温差。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后,代表的是气候的一种趋

6、势性特征——地球不断变暖。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进而造成的全球变暖,可以改变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及持续时间,并可能引起前所未有的极端事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当气候的平均状态发生改变时,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会显著增加,如果温度均值向暖方向偏移,极冷天气就会减少,极暖事件频率会显著增加,反之亦然。此外,气候变化还会改变大尺度的环流格局、海气相互作用、陆气相互作用等,进而影响不同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以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为例,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海气交换增强,海洋也会吸收大气中增加的温室气体,进而导致

7、海水升温,由“厄尔尼诺”引发的极端事件和灾害则会相应增加,如南美东南部和北美西部的洪水,以及印度、澳大利亚等地的旱灾等。与此同时,全球变暖也造成了北极海冰的加速消融。过去30年,夏季海冰的最小覆盖面积已经缩减了一半,其直接后果是通过影响西伯利亚高压改变北半球冬季的大气环流,进而导致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极端低温事件频率显著增加。近年来,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趋频繁,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1980年一2013年,全世界发生自然灾害2.2万次,造成约3.8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大约87%的自然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