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与治理措施

扬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与治理措施

ID:28039047

大小:6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扬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与治理措施_第1页
扬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与治理措施_第2页
扬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与治理措施_第3页
扬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与治理措施_第4页
扬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与治理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与治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扬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与治理措施赵乃志陈桂凤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木文介绍了江苏省扬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成功经验,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几方面构建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模式,进行综合治理,较好地解决丫经济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扬州;河流;水质;监测;作者简介:赵乃志(1973-),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健康监测研宄工作。收稿日期:2017-07-17基金:扬州市软科学资助项目(118)Received:2017

2、-07—170前言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东经119°01’〜119°54’、北纬32°15’〜33°25’。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市、盐城市接壤,东和盐城市、泰州市毗连,西与南京市、淮安市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扬州市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全市总面积6634km,市区面积2312km,规划建成区面积420km。扬州市境内地形四高东低,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四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扬州市3个区

3、和仪征市的北部为丘陵。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12012年水质情况1.1城市河流水质城市河流共设有49个监测站点,监测411站次。监测结果表明,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水的有120站次,占监测总站次的29.2%;水质为IV类的有124站次,占总监测站次的30.2%;类及劣于类水质的有167站次,站总站次的40.6%。2012年和2011年城市河流水质类别比例见表1。表12012年城市河流水质类别比例对照表下载原表超标项目主要为溶解氧、氨氮、高锰酸钾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结果表明:

4、扬州市内河道水质较差,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影响;长江、廖家沟、夹江等水质较好,基本符合水功能区2020年目标水质要求;瘦西湖、邗江河、大运河(扬州市区段)等污染相对较轻,严重污染的有七里河、古运河三湾至瓜州段及新城河等市区内河道。图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布局图下载原图1.2地表水质量2012年在5座湖泊、1座水库、47条河流上设定期定点监测站点81个(含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年监测站次1023个。监测结果表明,全年II类水质站总站次的44.5%,III类水质占总站次的23.5%,IV类水质的占总站次的15.0%,V类水质

5、的站总站次的6.1%。劣于V类水质的占总站次的10.9%,2012年地表水质类别见表2、图2。非汛期水质优于汛期水质,其中汛期II类水质占总站次的40.3%,III类水质占总站次的21.9%,超III类水质占总站次的37.8%;非汛期II类水质占总站次的49.0%,III类水质占总站次的26.1,超III类水质占总站次的24.9%。表22012年地表水质类别比例对照表下载原表阁22012年扬州市地表水质类别比例下载原阁可以看出2012年扬州市水资源环境出现了问题,主要是工业发展,生活用水水质情况恶化,必须进行整合整治。2水环境

6、综合治理措施2014年,扬州市以建设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为契机,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坚持水资源总量控制、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理念,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切实强化水资源管理,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2.1用水总量控制1)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按照规定的取水计划,市发改委、水利局联合下达2015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方案,讲用水总量控制和执行情况作为建设项目审批和重大项目建设布局的重要依据,力争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2)严格水资源规划管理和论证。2014年编制完成《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

7、划》《扬州市水功能区区划报告》《扬州市地下水压采方案》。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不断规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审核,作为中请取水许可审批的技术依据,着手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3)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一是强化自灌区计划用水管理,每月下达用水计划,严格检査考核;二是配水轮灌方案,实行灌区之间和灌区内部错峰和轮灌措施;三是科学调整管理,强化河湖库蓄水保水,适时开展江河湖库调水补水,加强渠道堵漏和W间用水管理,在保证工农业生产和升天环境用水需要的同时,顺利完成南水北调的任务。4)严格取水证许可审批与管理。按照取水“五个一”的管理要求

8、落实区域限制总量,对重点企业、取用水大户下达年度取水量。地下水计划下达率100%,地表水达95%以上,及时纠正违规取水、违法排水的现象,严格取水许可验收,控制新增取水许可审批。5)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2014年,全市累计征收水资源费3787.55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