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与德里达巴黎论战

伽达默尔与德里达巴黎论战

ID:28042648

大小:92.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07

伽达默尔与德里达巴黎论战_第1页
伽达默尔与德里达巴黎论战_第2页
伽达默尔与德里达巴黎论战_第3页
伽达默尔与德里达巴黎论战_第4页
伽达默尔与德里达巴黎论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伽达默尔与德里达巴黎论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巴黎论战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哲学点击数:1611更新时间:2005-12-612:27:56提要:解释学与解构论是战后欧洲大陆哲学的两大主流思潮,而发生于1981年的巴黎论战为这两大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伽达默尔和德里达提供了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国际平台。本文拟通过对这一会议产物(文本)的分析与解读,不仅认识到哲学释义学遭遇到的解构论处境,而且意识到哲学释义学在当今整个西方哲学界的处境。然而释义学自产生之日起所产生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不止局限于欧美两岸。当代中国哲学处于重建之中,释义学方法或许会给中国的学术界带来些许的启发,从而给学界建设“中国诠释学”的努力助上一臂之力。  

2、一、巴黎论战的基本过程①  1981年4月25日至27日,81岁高龄的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来到巴黎歌德学院,出席由索邦大学菲力浦·福格特(PhilippeForget)教授组织的“文本与解释”的专题座谈会。  在这次会上,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与法国思想家德里达(JacquesDerrida)进行了面对面的争论。这是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首次学术聚会和交锋。两者分别为解释学(hermeneutics)和解构论(deconstruction)两大思潮的代表人物,因此,这次会议由于他们二人的对话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会上,伽达默尔首先作了题为“文本与解释”的主

3、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就德里达对尼采和海德格尔的评论提出了批评。在次日的圆桌讨论中,德里达向伽达默尔提出了三个问题,作为他对伽氏报告的反应;而伽达默尔也作了答复。②(这两份报告随后被分别命名为《善良的强力意志》和《然而:善良意志的强力》)之后,德里达在会上作“对签名的阐释(尼采/海德格尔)的报告,在其中讨论了两个问题:尼采这个“名字”;“整体性”概念。以上文本为伽达默尔-德里达这次争论的全部材料。事后几年里,伽达默尔又相继作了“致达梅尔的信”(1984)、“解析与解构”(1985)和“解释学与逻各斯中心主义”(1986)三篇文章,意在重梳他与德里达的异同,进一步回应来自德里达的对解释学哲学

4、的解构论挑战。不过在德里达方面,似乎没有迹象表明他对此事件有进一步的反应。尽管这两位思想家之间还有过第二次“交锋”,即1988年2月由德国海德堡大学法语系组织的会议,但这次会议设定的主题是“海德格尔与政治”,对于“解释学与解构论”这个课题并未形成更深入的探讨。.---  二、会议争论的焦点  伽达默尔是哲学释义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的出版标志着哲学释义学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和概念。伽达默尔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及其本体论解释学的基本观点。他认为理解与解释本质上不是一种方法,而是此在本

5、身的存在方式。同时他认为理解有三种特性:历史性、语言性和实践性。在历史性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效果历史概念和问答逻辑概念;在语言性中他提出了“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的著名命题,从而确立了语言的本体论地位。在实践性中他提出了实践理性概念。他认为实践理性概念是与技术理性相对的。技术理性追求的是客观知识的“真”,而实践理性追求的是“善”:人类的团结、人生的价值。  …………………………  ① 论战过程的资料主要来自孙周兴:《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巴黎对话》,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5,第165、166页。  ② 德里达的反应与伽达默尔的答复与1984年以法语发表于《国际哲学评论》杂志上。

6、同时,整个交锋的完整文本也以德语出版,题为《文本与解释:德法之争》,菲力浦·福格特编,慕尼黑1984年。  ………………………….---  德里达是解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坚持的是一种“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或“反语音中心主义”的立场。他认为上溯苏格拉底直至海德格尔,都未彻底摆脱逻各斯的统治。而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表现形式上采取的是一种语音中心主义。思想总要说,说比写更自然,离人更近,是活生生的;文字只是用约定俗成的方式表现说,是间接的听写,是僵死的。他认为,在传统哲学中,声音与现象是密不可分的。当声音通过文字表达现象时,文字不过是工具,书写不过是记录符号。显现的现象是说话所表达的观念对象

7、即“在场”。因而德里达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更进一步,他采取的是一种批判语音中心论的反在场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传统的哲学语言是一种隐喻语言,隐藏在其身后的是一种自然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抹去符号意义的痕迹式书写。抹去的是逻各斯的哲学语言,而留下的痕迹就是一种活生生的自然语言。解构论解释文本的方式也一改传统的做法。传统的阅读总试图阅读文本的意义,使意义显示出来,成为作者和读者意向交流的中介。解沟式阅读的目的是摧毁文本的意义。这种阅读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