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阶层分化主要影响因素综述

居民阶层分化主要影响因素综述

ID:28051893

大小:50.1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居民阶层分化主要影响因素综述_第1页
居民阶层分化主要影响因素综述_第2页
居民阶层分化主要影响因素综述_第3页
居民阶层分化主要影响因素综述_第4页
居民阶层分化主要影响因素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居民阶层分化主要影响因素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居民阶层分化主要影响因素综述摘要:社会阶层分化表面看来是很具有学术色彩的话题,其实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根据前人研究,再结合国内现状,分析介绍了什么是阶层分化以及影响阶层分化的主要几点因素,总结了前人研究过的关于阶层分化与居民生活联系的密切性。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关键词:阶层分化;影响因素;生活联系中图分类号:D6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37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83-03一、阶层分化的定义、划分以及主要影响因素阶层分化它是一个概念性的名词,可以用等级和高低来形

2、容,国内国外的文献均对它有过不同的总结和概括。(一)国内研究现状阶层分化程度,即阶层间的差别程度,是指各个阶层在资源占有方面的不平等程度。因此,资源占有的不平等程度是衡量社会分层情况的主要指标。基于我国具体情况,具体的衡量指标可采取两种形式,即对资源的占有状况和基尼系数。(刘元贺、孟威,2012)。陈安存在发表于《唐都学刊》中的《试论社会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的挑战》一文中认为,社会阶层分化具体是指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变化,具体是指水平方向的左右移动和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水平方向的移动指社会成员从原来已经形成的阶层当中分化出来,并且进入与原先不同的阶层或者是重新组合成新的社会阶层。垂直

3、方向移动的实质就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下降或上升,即他们在不同阶层间的纵向移动。以上这种观点其实和大部分学者所持的意见和看法国际社会阶层理论》大同小异(陈安存,2002)。李路路、孙志祥在《透视不平等一文中指出: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就是社会阶层分化的实质。她的观点就以一种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很好地解释了听起来有些抽象的阶层分化这个概念。本文也很赞成她的观点,经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前提就是资源的稀缺性。资源是稀缺的,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一小部分人占据了一大部分的资源,因而造成了不公平(李路路、孙志祥,2002)。中国社科院2002年完成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详尽地分析

4、了在当代我国社会的阶层变动状况。它的分类标准是对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量。陆学艺在其2010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中写到,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已经形成社会分层结构。他采取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做为主要划分社会阶层标准。根据这种分层原则,把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成五种社会经济地位等级和十个社会阶层(陆学艺,2010)。《巢湖学院报》于2005年发表了刘群、孟永的名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与文化》一文。文中提到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社会分层标准是多维的,在他看来,主要影响和导致阶层分化的因素可以分为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政治

5、标准,这就是他提出的划分阶层结构的三重标准。(刘群、孟永,2005)。马广海在《阶层分化促使阶层意识凸显》一文中提到,社会阶层分化中经济差距是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不管对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因素有多少个,经济指标从始至终都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个。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富差距现象是阶层分化最集中的表征。总而言之,他认为经济差距、贫富差距是影响阶层差距的重要指标(马广海,2012)。与上述几种观点不同的是清华大学教授李强在他2010年4月出版的著作《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衡量不同阶层的方法。他提到了不平等法指数法、五等分方法、基尼系数方法等。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最初是由美国

6、统计学家邓肯•J•瓦茨(Duncanwatts)提出来的。该量表是通过测量人们的收入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先对这三种地位打分,然后综合计算其分值而获得的(李强,2010)。(二)国外研究现状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和卡尔•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的一元社会分层理论两大流派是在传统理论方面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阶级起源和存在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应该根据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划分社会阶层。因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财产所有制对社会分层意义重大,并且生产资料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资源。韦伯一方面强调经济利益关系,同时另一方

7、面还提出了社会群体因素的作用。他认为,社会分层有三个最主要要素:权利、财富和声望。不同人群的财产占有量的差异产生了阶级,权力大小的差异产生了政党,而声望高低的差异就会产生地位群体或阶层。据此,韦伯在《政治社会中的权力分化:阶级、身份和政党》一文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理论。本文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韦伯与马克思的分层理论是有一定联系的。他们都认同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与财富、权力和声望在一定程度上密切相关的观点。但韦伯的分层理论可以适用于存在分层现象的所有社会,而马克思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