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经济政策应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

林毅夫:经济政策应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

ID:28052537

大小:53.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林毅夫:经济政策应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_第1页
林毅夫:经济政策应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_第2页
林毅夫:经济政策应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_第3页
林毅夫:经济政策应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_第4页
林毅夫:经济政策应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毅夫:经济政策应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林毅夫:经济政策应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在我看来,当前中国经济谢临的最大挑战是从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下滑。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出现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速下滑:从2010年的两位数的10.6%的增长速度,一直下滑到2015年的6.9%,而且继续下滑的压力还挺大。对症下药冰能药到病除,所以对2010年到现在六年的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必须判断清楚。国内普遍的看法(国际上也有很多人持这种看法)认为,屮国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速下滑,是中国自身的经济体制、机制、增长方式的问题与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后采取的4万亿反周期措施的后遗症共同造

2、成的。那么这种判断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完全正确呢?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的调子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又该怎么理解这一总的政策取向呢?外部性、周期性因素造成下滑我个人的看法是,作为一个发展中、转型中国家,中国肯定有很多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的问题需要解决,这点必须承认,勇于面对。2008年的4万亿财政刺激措施,由于应对的是一个突发的危机,在政策推行时肯定也有不少疏忽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我认为,从2010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更多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的。这并不难证明,可以比较在同一时期发展程度相当的国家的总体经济表

3、现。中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6%,2014年是7.3%。跟中国同样发展程度的巴西,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7.5%,2014年的增长速度只有0.4%,一样是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更大。金砖国家之一、人口超过10亿人的印度,2010年增长速度是10.3%,2014年是7.3%,和中国大致一样,但是印度实际的增长表现更差些。有两个原因:一是2012年印度的增长速度只有5%,中国是7.7%。也就是印度从2010年的10.3%下滑到2012年的5%,下滑更猛,2013年后触底反弹。二是2014年印度改变了经济增长速度的核算方法,让印度当年的增长速度增加了将近

4、两个百分点,若把这两个百分点去掉,印度2014年增长速度达不到6%,所以印度经济增速下滑比屮国更猛。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同一个吋期一些高收入、表现一向比较好、出门比重比较大的经济体的表现:韩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6.5%,2014年的增长速度只有3.3%。中国台湾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8%,2014年的增长速度是3.5%。新加坡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5.2%,2014年的增长速度只有2.9%。照理说,这些经济体的体制、机制、增长模式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同一个时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跟屮国一样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比中国还大。因此

5、,从这些跨国、跨地区的比较来看,不难证明中国从2010年以来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更多是外部性、周期性因素造成的。供给侧、需求侧同时发力作为一个发展中、转型中国家,中国的体制机制问题不能回避,在中国经济工作当中,确实要坚定信心,推动各种改革。但是,当外部性、周期性因素是增长速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时,在推动一些必要的体制机制结构性改革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稳增长、反周期措施。如果没有稳增长、反周期措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太厉害,可能会造成就业和银行呆坏账急剧增加的问题。如果就业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银行呆坏账急剧增加则可能产生系统性金融问题,影响到整个金融安

6、全。当这些问题发生时,其实是不利于中国推动应该有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改革。因力当危机发生时,政府采取的很多应急措施可能会跟屮国所需要的改革不一致。所以,在当前状况下,屮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经济工作定的总的调子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一定要理解。在外部性周期性下滑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扩大总需求的稳增长、反周期的措施是必要的,并且在推动结构性改革时,也要把结构性改革的各种措施理一理。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长期来看对提高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肯定是好的。需要考虑的是在短期推行时,有些措施可能会抑制消费需求或投资需求,因此要

7、有轻重缓急,要审时度势。对那些短期能增加消费需求或投资需求的改革措施,应该优先推行。对那些短期可能抑制消费或是投资需求的改革措施,就需要审时度势。并不是说不应该推行,但是推行的时间点要掌握好。扩大总需求应以投资为主在稳增长、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措施当中,到底应该以消费为主,还是应该侧重投资,前段时间国内有很多争论。国内外学界有一种看法,把中国过去的增长方式称为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并认为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有不少学者把中国当前的经济困难归结为2008年的4万亿财政刺激的后遗症,认为以投资作为反周期的措施是不可行的。这些学者建议中国应该改变以投资拉

8、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为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我认为消费很重要,是屮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但是消费能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