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ID:28052855

大小:18.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在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XX年5月-XX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0d,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查,采用金

2、标法测定CRP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气急、畏寒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0d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10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临床效果  doi:/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40-02为了充分发挥“教

3、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中,也是婴儿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患儿发病后临床表现为�l热、咳嗽、气促及呼吸困难等,严重者会引起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症状,影响患儿的健康和成长[1]。小儿支气管肺炎是由于病原体入侵呼

4、吸道,少数经血行入肺,并且当炎症蔓延后,会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同时,缺氧、病原微生物等能引起微血管内皮发生损伤,造成小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严重者将会引起多功能衰竭[2]。常规方法以消除炎症、清除致病菌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儿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3]。从中医角度来说,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咳嗽”“肺炎喘嗽”等范畴,其诱因分为外阴和内因两种,且临床上多以风寒闭肺型为主[4]。研究表明:将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效果理想,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效果[5],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验证。为了探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在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

5、中的临床效果,选取XX年5月-XX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选取XX年5月-XX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风寒闭肺型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

6、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6];符合《中医病证新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肺炎哮喘诊断标准[7],均为风寒闭肺型,主症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苔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均经过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均为风寒闭肺型。排除标准:资料不全或难以配合治疗者;合并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岁,平均岁;病程1~8d,平均d。观察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5岁,平均岁,病程1~7d,平均d。两组性别、年龄

7、、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包括:退热、补液、吸氧等。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方法:给予注射用阿莫斯林那舒巴坦,每天60~70mg/kg,分2次静滴,连续使用10d。观察组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方药:麻黄3g、附子3g、细辛1g、干姜3g、杏仁6g、半夏6g、茯苓6g、甘草3g、五味子1g。附子先煎2h到100ml,分3~5次口服,每天服用1剂,连续使用10d。两组治疗期间禁止饮食辛、辣食物。  观察指标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