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地披露存在问地的题目地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地披露存在问地的题目地原因

ID:28056253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地披露存在问地的题目地原因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地披露存在问地的题目地原因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地披露存在问地的题目地原因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地披露存在问地的题目地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巨大的利益诱惑有些企业简单地将上市等同于“圈钱”,把股份制等同于单纯的集资手段,把上市募集的资金看作“永远不必还本的无息贷款”。本文以股份公司的成立、上市为线索,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披露进行分析。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许多股份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有些国有企业为了改组成功、获得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资格,就在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上大做手脚,以求通过证券委的审批。而公司上市后,有些经营亏损的企业为了满足增发新股或配股的条件,提高配股的价格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资金,经常采用虚增利润、少报亏损的方法制造、披

2、露虚假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例如“琼民源”1996年虚构了5.4亿元利润、虚增6.57亿元资本公积,股价在两年中上升了1000%以上。(二)低廉的违规成本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另一深层原因是违规成本低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被揭露的概率很小;二是即使被揭露出来,处罚的力度也不够大,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另外,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公告的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多,其中虚假信息占有相当多的比例,“查不胜查”,因此被揭露的概率很小。再者,我国现已发布的一些治假法规中有关惩治规定过轻过宽,因而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行为可能获得的不义之财,造假者就有“博弈”的理

3、由和动力。(三)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为主体,以《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披露实施细则》和证监会发布的有关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为具体规范,以首次披露、定期报告和临告为披露内容的披露的基本框架,初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会计披露。但是由于政出多门造成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困难,权责界定不清,导致对上市公司的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管。尽管证监会颁布了多项披露的有关准则,但作为主要报告部分的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的生成则是根据财政部会计制度制定的。由于两者职责不明又缺乏协调和沟通,披露的要求缺乏一致性,造成执行中的混乱状况,给披露虚假创造

4、了可乘之机。另外会计制度、会计准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则、证券市场相关制度不完善为虚假会计的产生和披露提供了诱因和可能。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制度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还兼顾一定的灵活性,如同一项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着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方便之门,造成部分上市公司为了配股、扭亏、保壳等目的,利用准则、制度给予的“活动空间”进行会计操纵,从而使财务失去“三公”原则,而“剥离”上市的有关制度也给公司上市前的财务包装、虚拟利润提供了机会。(四)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上市公司的监督管理涉及证券、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政府行政执法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

5、律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以及媒体舆论、公众等方方面面,但实际上,目前除证监会明确对上市公司的披露进行监管外,其他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对上市公司披露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没有明确的责任,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管没有形成合力,而媒体舆论和公众的监督由于不属于强制力量,往往遭到部分上市公司的轻视与敌视。另外,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为了维持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和眼前利益,在上市公司财务披露中没有很好地履行其应尽的职责;有些会计师事务所还为虎作伥,对虚假的会计不但不揭露,还通过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手段与作假者同流合污,这种做法客观上助长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

6、没有起到对上市公司披露实施有效约束的作用。(五)惩处力度比较小虽然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法规制度不相协调,法规实施不配套。每年逢上市公司财务披露高峰时,每天有大量的披露出来,虚假被发现揭露的概率很小,即使被揭露出来,处罚的力度往往也不够大,使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我国现已实施的相关法规,有关惩处造假的规定过轻过宽,比如《证券法》规定对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行政罚款的幅度为30万元~60万元,这些罚款与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所获取的非法利益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另外,现行的法律条文多使用“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词语,缺乏具体判定标准,具体执行起来不

7、具有可操作性。还有一些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却没有“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不仅威慑力不足,而且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的上限。这样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行为可能获得的不义之财,造假者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对于证券中介机构,主要处罚为罚款、暂停执业、吊销资格或刑事处罚,但由于还没有严格的民事赔偿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证券中介机构参与造假的侥幸心理和冒险性,从而造成披露的虚假性。精彩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