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

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

ID:28057367

大小:49.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_第1页
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_第2页
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_第3页
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_第4页
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宄摘要:利用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杆,结果表明酵母菌和康氏木霉之间不仅无颉颃,且酵母菌能促进康氏木霉的生长;单因素试验确定混合发酵最适发酵时间为3d,最适发酵温度为30°C,最适pH值为4.5;正交试验得出酵母最佳添加量为70%,酵母在第三天加入,尿素添加量为1%。发酵料蛋白含量可达11.21%,还原糖含量达到25.42。%。关键词: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正交试验;秸秆中图分类号:S816.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07-1420-03StudyonMixedFermentationofTrichodermakon

2、ingiiandYeastforStrawGuo一cui,YINWen一Xin,ZHANGMinAbstract:TheTrichodermakoningiiwasusedwithyeasttofermentedstraw.Theresu1tsshowedthattherewasnoantagonismbetweenthemandyeastcouldpromotethegrowthofTrichodermakoningii.Single—factoranalysisshowedthattheoptimumcu1tivatetimewas3days,thetemperaturewa

3、s30°CandthepHwas4.5.Orthogonaltestshowedthattheproteinandthereducingsugarcontentofthefermentedmaterialaddedwithyeastand1%ureawere11.21%and25.42%,respective1y.70%maybethebestadditionofyeastandbetteraddedatthethirdday.Keywords:Trichodermakoningii;mixedfermentation;orthogonaltest;straw目前我国秸秆饲料的研

4、宄与开发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秸秆微生物处理菌种单一,产品种类和数量少,产业化水平低,很难实现社会化、大规模的秸杆转化利用。当前秸秆饲料主要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和单胃草食动物的饲养,而且以软化和改变适口性为主,通过增加采食量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秸秆的营养价值改变较少[1]。现在利用微生物发酵,一般都采用混合发酵。本文中利用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菌发酵处理稻草秸秆,在混合发酵中,酶促作用生成的糖立即被发酵糖的微生物所利用,这样就维持了降解物的浓度,消除了酶合成作用受到降解物的阻遏作用,同时,也解除了反应终产物对酶的反馈抑制。所以,混合发酵的效果相对更好。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

5、.1.1菌种康氏木霉和酵母菌均由本实验室筛选所得1.1.2培养基PDA培养基: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000mL后煮沸30min用纱布过滤,再加10〜20g葡萄糖和1720g琼脂。固体发酵培养基:60%稻草,40%麸皮,0.5%2SO4,0.3%KH2PO4,0.06%CaC12,0.05%MgS04,微量FeS04•7H20,CoC12,ZnSO4-7H2O,MnS04-H20。酵母菌扩大培养基: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000mL后煮沸30min用纱布过滤,再加20g葡萄糖。以上培养基均于121°C下灭菌30min。1.2试验方法

6、1.2.1菌种扩大培养从斜面取酵母菌一环接种于酵母菌扩大培养基上,28°C条件下,摇床200r/mi11培养48h,为酵母菌一级种子。将康氏木霉接种到PDA培养基试管中,30°C培养3d,向试管中滴加5mL无菌水,振荡制备菌悬液。将悬液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30°C下培养,每天搅拌1次,每次5min。1.2.2菌种相容性试验将酵母菌倒于马铃薯培养基平板,接种康氏木霉于其上。另在一马铃薯培养基平板上接种康氏木霉菌种,作为对照。培养条件:25°C,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3共发酵培养时间的确定先接入20%康氏木霉培养后再接入2%酵母菌培养,以接种酵母后共发酵还原糖降到最低不再变

7、化时作为发酵终点,此时蛋白含量不再变化。1.2.4发酵温度的确定酵母菌接种后,分别置于26、28、30、32、34、36°C条件下培养。1.2.5发酵pH值的确定酵母菌接种后,分别置于pH值4.0、4.5、5.0、5.5、6.0、6.5、7.0条件下培养。1.2.6康氏木霉与酵母菌混合菌试验设计康氏木霉与酵母菌混合菌试验设计方案见表1。1.3测定方法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采用DNS比色法测定[2];菌落总数测定采用活菌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3];粗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式半微量定氮法测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