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放飞思维与想象

数学课堂——放飞思维与想象

ID:28065006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数学课堂——放飞思维与想象_第1页
数学课堂——放飞思维与想象_第2页
数学课堂——放飞思维与想象_第3页
数学课堂——放飞思维与想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放飞思维与想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__放飞思维与想象一一“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片断与思考刘召生江苏省新沂市第十中学221400【片段一】操作与思考: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对折一次可分成层;对折两次可分成层;对折三次可分成层;对折四次可分成层……对折10次、20次、30次呢?n次呢?算式怎样写?学生很快举手,结合学生回答,前两个老师逐一板书:2;4=2×2。师:对折三次可分成几层?8。算式呢?生①:2×2×2×2o(不对,很快有人大喊。)师:看来大家有不同的想法,说说你的想法吧。生②:皮该是2×2×2o师:这样写可以呵?(可以,大家异口同声

2、。)为何刚才那位同学想成了4个2相乘呢?请他自己来解释一下。生①(抓耳挠腮,不好意思地):我看到第三次折叠后有四个2层就想当然地认为是2×2×2×2o师:的确是四个2层,为何不是2×2×2×2呢?(室内一片寂静,很快大家自发议论纷纷,陆续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生③:第3次折叠得到的层数是第2次的2倍,所以应在2×2的后面在扩大2倍就对啦。实际上写成2+2+2+2也可以。(室内自发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大家被他精彩的发言感动了……)师:你的想法非常漂亮,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投以赞许的目光,我发现那位

3、同学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引导学生小结:后一次层数总是前一次的2倍。•••师:对折10次如何表示?生④:就是10个2相乘,写成2×2×2×2×2×2×2×2×2×2o师:有没有简便的写法呢?(顿吋又是一片寂静)大家可以交流,看谁能最先找到简洁写法。生⑤:不知想的对不对?(说说看)写成210。师:大家认冋他的说法吗?(点头赞许)追问生⑤:你是怎样想到的?生⑤:我们交流的时候想到了正方形面积公式(S=a2)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于是推想出10个2相乘写成210。(室内

4、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师:真了不起!你们联想旧知来解决新问题,这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像2×2×2×2×2×2×2×2×2×2=210就是今天要学的新知识一一有理数的乘方(揭示课题)。【认识与思考】实验、观察、探新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选用折纸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计算出结果,并思考能列出的算式,由特殊到一般探究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小学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几个相同数相乘的简单表示方法。在学生感受到“数学美”的同时,贴切、自然地引入课题,引起了学生对

5、所学知识的关注。【片段二】师:如果有n个a相乘该怎样表示?生:an。师:n个a相乘是n个相句因数的运算。阅读课本45页乘方的意义,这句话中关键词是什么?生:相同因数的乘积。师:an是由几部分构成的?生:由a和n两部分构成的。师:我们把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n叫做幂。此后出示例题:前三个数的底数和指数学生均冋答正确,后两个出现了问题。生:a的底数是a,指数……他挠头,张嘴结舌说不出来,下面的学生亟不可待:老师,我、我……师:说“我、我”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生(略显不好意思):指数是1。师:对吗?(对,许多学生认同)奥,一般情况下指数1可以省略不写。师:(-2)4和-24的读法相同吗

6、?意义呢?学生们眉头紧锁,无人应答。同桌的可以讨论一下,看看能否发现其中的奥秘?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还不吋用笔在写画着,不一会许多人舒展了眉头,脸上露出了惊喜……生:好像应该是24的相反数。师:对,-24是24的相反数。由此看出,底数是负数吋要加括号。(体会两个数的不同)师:(3/5)2和32/5读法相同吗?意义呢?(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许久才平静下来。)生:前一个表示2个3/5相乘,后一个表示32与5的商。师:大家认同他的想法吗?(许多同学点头默许。)师:他的想法非常合理。同桌交流一下二者的异同。看来底数是分数的幂书写时也要加括号。【认识与思考】剖析概念是概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7、环节。通过例题充分利用学生在学4中出现的认知冲突,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表格中由易到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理解奋理数的乘方,准确地读出幂,在正反实例的对比中加深了对乘方概念的认识。具体说来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以问题引领思维。教师的教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走进问题现象的纵深,以扩大思维视角,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攀向思维的新高。本节课通过折纸活动以及相应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维逐步展开,在系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