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

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

ID:28067615

大小:9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1页
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2页
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3页
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4页
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岳姓名:工作单位:学科年级:数学七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之后,进一步系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又为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川提供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做好准备。具体的说,本节课就是要通过对解法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结构,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

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己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惜咸木險±5价借观•1刀步体会一元i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己学会了有理数运算,掌握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及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和等式性质,进一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方程屮,虽然所教班级的学生受基础知识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但学生上进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初步养成了与他人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主探索策略:通过分组讨论、

3、观察、分析,发现结论,归纳概括。(2)师生交流: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数学思想。(3)生生交流: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发表个人的见解,对问题进行探讨,互相学习。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己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没情境,导入新课活动1:(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

4、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通过背景的引入,本节引例与上一节的“阅读与思考”相呼应,同时提出下而儿节要讨论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有助于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提高数学素质。二、探宄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活动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①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学生.有多少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本。引导学生冋忆:设叫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②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

5、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③列方程:3x+20=4x-25学生观察、思考:设问2:提问1:怎样解这个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通过学生身边它与上节课遇到的方程有何不同?—25).的事例,以学生身边的提问2: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3x+20=4x-25(利用等式性质1)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x=a的形式?3x+20-4x=4x-25-4x(合并同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类项)感受生活屮的数学。老师板演解方程过程:(略)3x+20-4x=-25(利用等式性质让学生感受化归1)的思想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可以在3x+20-4x-20

6、=-25-20(合并上述过程中标上箭头和框图.同类项)设问3:以上解方程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整理:把等式一边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教材P90)3x-4x=-25—20设问4:以上解方程“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通过移项,使等号左边仅含未知数设问5:“移项”起了什么作用?的项,等号右边仅含常数的项,使方程更接近的形式.三、尝试分析,巩固加深1.教师出示教材例1解下列方程:(略)2.巩固练习(课件出示)3.下面方程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课件出示)师生共同解决,教师板书过程.3.回咅导课:现在你能回答前面

7、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个别板演观察思考“对消”与“还原”就是“合并”与“移项”通过对例题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转化思想,体验将方程向a=x形式转化的过程。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四、课堂小结提问h今天你又学会了解方程的哪些方法?有哪些步聚?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何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移项(等式的性质1)合并(分配律)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学生思考、表达、交流表示同里的两个小同式子相等。总量=各部分量的和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

8、生思考、交流,梳理所学知识.训练学生的U头表达能力,养成及时归纳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