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酒国》浅谈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从《酒国》浅谈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ID:28069229

大小:63.7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从《酒国》浅谈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_第1页
从《酒国》浅谈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_第2页
从《酒国》浅谈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_第3页
从《酒国》浅谈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_第4页
从《酒国》浅谈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酒国》浅谈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酒浅谈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莫言笔下的《酒国》是一个腐败的社会,鲁迅则极其深刻地描绘了其所处社会的“看客”心理。从“看客”杜会到腐败的酒国,从鲁迅到莫言,实际上是一条继承发展的道路,莫言先生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并在今天展现和强调这种“鲁迅精神”。一、腐败的酒国酒国是一个虚构的城市,这个城市腐化堕落,道貌岸然,发生了令人发指的食婴事件。可是却没有人觉得奇怪,觉得惶恐。这些官员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将一切好吃的都吃尽,最后只有人未曾吃过了。在这样的安排下,吃人是必然的。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做事要靠关系,靠人脉。余一尺要做“侏儒

2、酒店”引发了争议,这社会争议被市长的一番话所抹平;李一斗要将“病西施”改为“西施颦”,也是靠走后门,走关系改来的。在这个社会里,从淹死在茅坑的丁钩儿、成为自己鄙夷的那类人的李一斗、好像在恋爱的“莫言”到千杯不醉的金副部长、舔舐男婴脑浆的矿长、党委书记,再到在人人都没有吃食的年代里围坐在一起吃煮烂的羊腿的那些个村干部,哪个不是腐败的代言人?就像小说最后丁钩儿看到的那样,他的所有亲戚朋友、他的仇敌,甚至一些不相干的人都参加了这一吃人的盛宴。酒国市是虚构的,莫言将整个社会浓缩成酒国市,把社会的各种腐败现象展现给读者。酒国市整日花天酒地,将吃喝

3、放在首位,并且腐败丑陋、道貌岸然,作家运用象征的笔法,在揭露酒国的罪恶时,实际上却是对当今腐败的社会进行批判。酒国吃男婴,意在指出现代社会的腐败已经严重危害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酒国食人,事实上吃掉的是下一代的未来。二、“看客”的社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开始革新,但是封建思想的生命力仍然异常强大,在封建思想的统治下,人民愚昧、麻木,思想保守落后,但是却安于现状,不思改进。传统的礼仪之邦却是处处透露出吃人的内涵,正如狂人读传统文学看到的那样,在整本的仁义道德的表皮下掩藏的是吃人的惨剧。在这个吃人的年代国民一方面

4、想着吃人,另一方面却又要处处防备着被人吃。在这种吃与被吃的环境下,国民们都成为了无情的“看客”。什么叫做“看客”?这是在近代中国由鲁迅先生创造出的对国民心理的一种描绘。在《〈呐喊〉自序》中,鲁迅先生写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看客们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聚在一起,没有领头人,没有主次,却都有窥私的心理。看戏取乐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成为一种习惯,只要有可以看的“戏”,他们就会自动聚在一起,无需组织,一探究竟。他们麻木不仁,毫无是非观念,对错对他们不

5、不重要,只要有戏就可。三、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鲁迅是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对当代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会在作家的作品中得以体现。莫言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重要小说家,从开始创作是就躬身于“高密东北乡”这片民间的土地上,他与鲁迅传统有着重要的联系,他一方面立足于民间,不断重复鲁迅先生笔下的画面,另一方面也自觉地继承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传统。他的这一艺术追求在其作品《酒国》中就很明显地反映了出来。在《酒国》中,莫言借李一斗之口说出了自己小说和鲁迅的关系“我认为我比较纯熟地运用了鲁迅笔法我写这篇小说……是用文学唤

6、起民众的一次实践。这篇小说是一篇新时期的《狂人日记》”。这一相似性是建立在共同的“吃人”的主题之上的。虽然《酒国》和《狂人日记》在具体细节方面的联系很少,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两部作品对“吃人”主题的深刻认识和作家清醒的批判意识是何其的相似。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莫言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鲁迅先生的批判意识,他一方面批判社会的腐败和官员的贪腐,另一方面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那些残酷野蛮,并且他还用自己的实际创作为那些在市场经济中渐渐迷失自己的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指明了道路。但是很显然的是,莫言与鲁迅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都是“吃人”的主题,但是通过文本

7、阅读,我们可以发现鲁迅先生更多的是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吃人的传统,而莫言则对传统道德视而不见,着力于对当下生存环境的批判。如果说鲁迅更多的是在批判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泯灭,那么莫言则是对市场经济冲击下的社会腐败现实进行揭露。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鲁迅先生的批判性通常都是富有理性意识的,他的笔调严厉、冷峻,充满着浓厚的哲学思考;而莫言的文字则是富有感性的,他充分描写那些残酷的场面,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描写而不是灵魂的拷问。当然,他的这种手法在批判的意义上与鲁迅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莫言自从开始写作以来,就将深深地忧患意思灌注到作品之中。不管是

8、“高密东北乡”系列中对于“种”的退化的忧虑,还是对生命力的极力歌颂都展现了作家将社会责任和民族意识融于一身的特征。面对社会的巨变,面对无处不在的贪污腐败,面对人与人的关系完全变成经济的交易之时,作家的忧患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