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体会

中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体会

ID:28073485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中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体会_第1页
中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体会_第2页
中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体会(山东省肥城市第二中学271600)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祌聚的特色。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对他而言是味同嚼蜡了;如果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甚或犯欧阳修说《枫桥夜泊》“其如三更不是打钟之时

2、”这种牵强附会、机械理解的错误,那我们就不要指望语文课能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了。在诗歌教学中有一些点滴体会,以期专家指正。一、美读法一一以读带讲“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

3、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乂有何不可呢?在琅琅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二、专题法一一以点带面学小说分析人物时,要抓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同样,学诗歌有没有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可言?当然

4、是有的,比如意象,比如象征,比如意境,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应该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来自学了,教师不能一首接一首地教完就算完成任务,更应该教会学生行之冇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可以在讲授新课前集中开一些这样的专题讲座

5、,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进行,或者从外面请专家来讲,0的都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三、活动法一一以练带学且不说楚辞乐府的辉煌灿烂,也不说唐诗宋词的登峰造极,单说多灾多难的近现代中国,也涌现出无数极富创新精神、取得卓越成就的诗人,其至在那专制黑暗的动乱年代,对生活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们也在手抄,在传诵。黎明曙光来临的吋候,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晴,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让我们一一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海

6、子《亚洲铜》。物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浮躁的人类却不愿意去聆听那大自然的天赖之音,来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那就让我们以校园为阵地,哪怕一分钟也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诗歌的美的真正享受。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都是学生去很好地挖掘和品尝清泉的做法。甚至我们可以更大胆一些,把写诗和朗诵比赛揉入到月考和期考中,作为考试成绩的冇机组成部分。要想学好古典诗词,必须掌握一定的平仄、用韵、对仗等

7、基本知识,这样就逼得学生自己去学,去掌握,无疑比老师单纯的灌输效果来得强。写出来,再按意境高低,技巧强弱等评奖,优秀作品搞展览或者出成专辑,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前我搞过一年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朗诵篇0古今中外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选定好内容后,绞尽脑汁想与众不同,冇的跑很远的地方买恰当的音像资料,冇的不辞辛苦去借道具。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来的高涨热情,创新精神,让老师们大跌眼镜。这本身表明:我们的学生就如同宝矿,有多少潜能等着我们去挖掘啊。这不正是素质教育下由“要我学”

8、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吗?我们主张“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使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素质全面迅速地得到提高,这也应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