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ID:28076194

大小:70.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性的规律。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奇偶性1、游戏:换座位首先将全班45个学生分成6组,人数分别为5、6、7、

2、8、9、10。我们大家来做个换位置的游戏:要求是只能在本组内交换,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游戏后学生发现6人、8人、10人一组的均能按要求换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组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2、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能很直观的找出原因,并说清这是由于6、8、10恰好是双数,都是2的倍数;而5、7、9是单数,不是2的倍数。(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正是引出偶数、奇数的最佳时机)3、小结:交换位置时两两交换,刚好都能换位置,像6、8、lOhellip:hellip;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

3、就叫做偶数;而有人不能与别人换位置,像5、7、9hellip;hellip不时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奇数。学生相互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奇数,怎样的数是偶、猜想验证,认识奇偶性1、设置悬念、激发思维现在我们继续来考虑六组人数:5人、6人、7人、8人、9人、10人,那么猜猜那些组合起来能够刚好换完?那些不能?2、学生猜想、操作验证学生独立猜想,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统一意见进行验证(要求:验证时多选择几组进行证明)。汇报成果: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hellip;hellip;+奇数=奇数奇数个偶

4、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hellip;he111口;+奇数=偶数偶数个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hellip:hellip;+偶数=偶数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学生的举例可以引导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3、深化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2+4+6+8+hel%

5、z/lip;hellip;+98+100这么多偶数相加的和是偶数还是奇为什么?三、实践操作、应用奇偶性我们已经知道了奇偶数的一些特性,现在要用这些特性解决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问题。1、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一

6、次,杯口朝下。翻动两次,杯口朝上hellip;hellip;翻动10次呢?翻动100次?105次?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奇数次朝下,偶数次朝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学生:小组合作)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反馈:有一小部分学生说能,但是上台展示,要么违反规则,要么无法进行下去。引导感受: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每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数的奇偶性,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发现交流:一开始杯口朝上的杯子

7、是3只,是奇数;第一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变为1只,仍是奇数;再继续翻转因为只能翻转两只杯子,即只有两只杯子改变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数仍是奇数。由此可知:无论翻转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数永远是奇数,不可能是偶数。也就是说,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学生再次操作,感受过程,体验结论。3、游戏。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就归你。谁想上来参加?学生跃跃欲试hellip;hellip;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谁不想参加呢?为什么?生:骰

8、子始终在偶数区内,不管掷的是几,加起来总是偶数,不可能得到奖品。是呀,这是老师在街上看到的一个骗局,他就是利用了数的奇偶性专门骗小孩子上当,现在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说。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2、那如果是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请同学们课后去尝试探索这个命题,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找人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