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三度”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三度”

ID:28078524

大小:58.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三度”_第1页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三度”_第2页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三度”_第3页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三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三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三度’[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厚度、宽度、深度,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不断推理、验证,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分P键词]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三度”[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17-0084-01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刻,致使学生的活动经验大都停留在浅层,不

2、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要想使学生有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认为,教师要凸显活动经验的厚度、宽度和深度、反复经历,增加数学活动经验的厚度学生只有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才能真正掌握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只是经历一次,那么学生的感受不一定深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特点,引领学生反复经历,增加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厚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笔者主要采取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的教学方法。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从简单的图形一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入手,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在反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3、,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初步了解部分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增加了数学活动经验的厚度,学习效果显著。二、多层次体验,拓展数学活动经验的宽度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由于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不同,所以学生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学情,以生为本,有效拓展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宽度。例如,教学“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时,为了帮助学生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度数,笔者从“三角形的内

4、角和”入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推理验证。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他们学习新知时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表格。这样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找到了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途径与方法,还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探宄空间,既满足优等生不断探究的欲望,又能帮助学困生打好基础,理解新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主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出发,对症下药,为学生铺“路”搭“桥”,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独特的学习体验,有效拓展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宽度,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三、充分推理,挖掘数学活动经验的深度对学生来说,数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5、学生需要根据己有知识或知识经验,不断推理、验证,再推理、再验证,如此反复几个回合以后,才会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发现,学生虽然知道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但是,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应有的深度。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笔者鼓励学生以■为例,自己尝试推理、探究、验证。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所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一种是认为只有■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相同的数,

6、分数的大小不变。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呢?笔者让学生反复推理、验证。最后,学生明白数学规律的学习与总结是不能以个体为标准的,但我们可从个体出发进行猜想,再从共性问题中总结出规律。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主要鼓励学生反复进行推理和验证,从而探索出数学规律。如此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得深厚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习能力。总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把数学活动经验的厚度、宽度、深度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必然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