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为语文课堂推波助澜

有效提问为语文课堂推波助澜

ID:28083579

大小:56.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有效提问为语文课堂推波助澜_第1页
有效提问为语文课堂推波助澜_第2页
有效提问为语文课堂推波助澜_第3页
有效提问为语文课堂推波助澜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效提问为语文课堂推波助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效提问为语文课堂推波助澜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二中心小学雷敏405499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有效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关键词:课堂提问语文有效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那么,如何避免多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一、课堂提问目的性要强教

2、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带有典型性、目的性,紧紧围绕课堂和文木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难易程度,要结合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来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去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设计问题的内容和方式上也应有所区别。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两到三个词语说一段话,可针对木班不同学力层次的同学提出三个不同

3、难度的要求:针对差生,要求能在一句话中将这几个词语用进去,基木做到句子通顺;针对中等生,要求在一段话中较准确的运用这几个词语,且句子通顺,有一定的语境;针对优等生,要求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语境优美。这样的分层要求,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寻求发展。二、精心设计课堂,抓住每个提问点1.关键内容处提问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动全文,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关键的内容往往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晴之笔。教中的“题眼”,诗歌中的“诗眼”,教师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

4、,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人教版第九册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抓住“这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一句展开教学。“父亲与儿子了不起表现在哪儿?”结合人物外貌、神态、心理,让学生在读课文吋寻求答案那么教学0标轻松就达到了。1.在蕴含文句处提问在了解课文中,冇许多句子的含义是很深的,常常隐冇作者的写作意图,有许多句子很含蓄,往往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及至文章的主题,也有些句子,字面意思一0了然,然而细细品味,即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还有些句子看上不难理解,但联系含文则有“一石二鸟”的作用。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

5、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第九册的《钓鱼的启示》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n。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为: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鱼"与"诱惑"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在关键处追踪

6、提问在教学中,教师切忌随便使用问问答答,因为这样简单的问答式,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抑制。有了矛盾才有思维能力,教师在提出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冋答以后,要顺着思路函层深入地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附着这样的提问逐步趋向深化。三、优化提问方式,增强提问的实效性教学一篇课文,一般要经历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精读理解•总结评价四个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我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月亮的心愿》吋,是这样设计提问的。1.揭示课题一一采用引发性提问方式这一环节的提问,

7、我是通过引发性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一开始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先板书“心愿”两个字,然后问学生;“你们的心愿是什么?”接着在“心愿”的前面加上“月亮的”三个字,再问学生;“月亮能有什么心愿呢?”、“看到题0你想到了哪些问题?”、这一问学生的思路就一下打开了,“月亮怎么会有心愿呢?”“月亮的心愿会是什么呢?”这就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课文。2.初读感知一一采用疏导性的提问方式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扫清课文中的障碍,初读理清文章中

8、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划出不认识的字,②标出自然段的序号,③找出郊游前一天的晚上月亮看到两个小女孩家的情景,④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呢?我认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定向阅读,可以又快又好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3.精读理解一一采用探究性提问方式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清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