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的鬼魅:有势借势 无势造势

策划的鬼魅:有势借势 无势造势

ID:28085947

大小:55.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策划的鬼魅:有势借势 无势造势_第1页
策划的鬼魅:有势借势 无势造势_第2页
策划的鬼魅:有势借势 无势造势_第3页
策划的鬼魅:有势借势 无势造势_第4页
策划的鬼魅:有势借势 无势造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策划的鬼魅:有势借势 无势造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策划的鬼魅:有势借势无势造势(一)力量是营销策划的原点。策划是运用力量的艺术。  1、力量的形成:力量是由诸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的占有量(数量/质量)和资源的组织结构共同形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说营销策划的原点是资源呢?这在于我们两种考虑,一是力量包含有动态的意蕴,资源不具备这一特点。但最重要的考虑却在于“力量”的提法更能让人们直接体验到它存在的意义,从而起到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往往会看到路边的石头,人们往往会仅仅把它作为一块石头,却很少把它作为一种力量来看待,自然也就不会有心的运用。 

2、 2、力量的表现形态:分为物质形态的力量和精神形态的力量。这一点仿佛人们都懂得,然而在实际运用当中,往往会把后者忽视掉,即使是前者也往往仅仅局限在人的物质力量的角度,从而将天时、地利等等力量给忽视掉。我们将在下面回答人们的质疑的时候再详细讨论。  3、力量的一些特性:(1)时空性:力量在时空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或非等密度的。希腊神话中的阿格留斯之脚和离开大地便失去力量的大力士便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2)结构性:1+1<2,1+1>2的结构性因素,已为人们所熟知,不再赘述。(3)相对性:力量往往是相对而言的,可以说

3、是比较的产物,力量的消长总是以某一参照物(实践中更多的是一个参照系)为基准的,如企业自身的实力意义不太大,在本质为竞争的商业活动中,与竞争对手比较之后的实力(竞争力)才是有价值的。  4、力量对抗的通行法则:力量强的打败力量弱的。有人会说“以少胜多”也是确有其事啊,这一质疑的问题就在于少≠弱,多≠强;又有人会说“柔弱胜刚强”不也有吗?武术上有太极,战役中有赤壁之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可能是双向的误解了。其实力量并不一定单指自我的力量。正如太极的精髓在于“借力打力”,而赤壁之战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已经点

4、明了风力的重要性,再加上“长途跋涉不习水战”、“北方不稳力量牵制”也已经使得力量对比悄然中发生着变化。孙子曰:“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避高而趋下,借的就是地利(地力);避实而击虚讲的也就是让对方的弱处暴露在我方的强出之下,从而以局部之胜逐成全局之胜,积小胜而成大胜。而所谓36计,如声东击西、借刀杀人、调虎离山等,也无怪乎是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力量,通过一定的技巧(术)使得力量的格局在一定时空内重组,来实现敌我优势的转化。  5、现在我们可以对策划作一下详细的定义,即策划就是立足现

5、有力量格局,通过力量重组,来实现力量格局向己方倾斜的过程。《广告策划》中关于策划的流程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在何处?为何我们在此?我们可以到达何处?我们如何到达该处?我们到了吗?2”……从力量的角度来思考便是:现在的力量格局是怎样的?我们在力量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未来的力量格局会发展到什么?我们在这一力量变革中会得到什么?我们运用可以运用的力量会为我们赢得什么?我们应当怎样运用这些力量?事实上在新的力量格局中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二)既然策划是运用力量的艺术,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力量都可以进入策划的视野呢?原则

6、上是可以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更多谈及的是力量的高级形式,即当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势”的时候,才会频繁的在策划中大展其用。当然,单从“势”这个字本身看来,“音yi,从力。”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力量。  能否成为势,从根本上讲并不在于力量的客观方面,而在于我方与这种力量的相互关系。如对于仅限于一个社区服务的小公司,社区的重大事件便可以成为势了,如集体被盗,恐怕社区门前的防盗门销售点就有文章可做了。  中国的许多老话都说明了势的重要,比如:势不可挡,势在必行,势所必然、因势利导,审视度势、时势造英雄等等。势可有

7、多种因素形成,如战争中由士气、斗志、勇敢、无畏等形成的气势;由兵力、火力、速度等形成的优势,由地形、地貌形成的地势;由季节、天气、气候、温度等形成的天势3。人们往往会忽视天势、地势,其实,有时候,人力起的作用在它们面前简直可以忽略。  孙子曰:“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责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圆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如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在西方,被称为商场“

8、快枪手”的超级巨豪哈默也主张要“乘势开拓”4。看来,古今中外但凡智者没有不注重“势”的。下面我们就将“势”展开来。  1、“势”又分为静态的“势”和动态的“势”。  静态的“势”可用一个词表达:形势。它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既定的当下格局。  (1)社会形势:  社会活动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国家政治经济等;  社会心理方面:人们的消费心理/人们的五个需求层次相应的心理阶段;  为什么菲利浦科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