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解读.doc

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解读.doc

ID:28097137

大小:2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解读.doc_第1页
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解读.doc_第2页
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解读.doc_第3页
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解读.doc_第4页
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解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解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解读  半导体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主流技术发展。  半导体产业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国,之后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  第一次是在1970末期,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第一次转移后日本成为世界半导体的中心。  第二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初,产业从日本转移到了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地,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美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头并立的局面。  第三次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由于具备劳动力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势,正在承接第三次大规模的半导体产业转移。    日本半导体企业发展阶段概述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崛起

2、(1970s)、鼎盛(1980s)、衰落(1990s)、转型(2000s)四个阶段。      崛起:1970s,VLSI研发联合体带动技术创新  上世纪70世纪初,日本半导体产业整体落后美国十年以上。  70世纪中期,日本本土半导体企业受到两件事的严重冲击。  一件事是日本1975、1976年在美国压力下被迫开放其国内计算机和半导体市场;另一件事是IBM公司开发的被称为未来系统(FutureSystem,F/S)的新的高性能计算机中,采用了远超日本技术水平的一兆的动态随机存储器。    1976-1979年在政府引导下,日本开始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共同

3、组合技术创新行动项目(VLSI)。  该项目由日本通产省牵头,以日立、三菱、富士通、东芝、日本电气五大公司为骨干,联合了日本通产省的电气技术实验室(EIL)、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综合研究所和计算机综合研究所,共投资了720亿日元,用于进行半导体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的突破。    VLSI项目是日本“官产学”一体化的重要实践,将五家平时互相竞争的计算机公司以及通产省所属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才组织到一块进行研究工作,不仅集中了人才优势,而且促进了平时在技术上互不通气的计算机公司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推动了全国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日本半导体企业的进一步发

4、展提供平台,令日本在微电子领域上的技术水平与美国并驾齐驱。  项目实施的四年内共取得了约1000多项专利,大幅度提升了成员企业的VLSI制作技术水平,日本公司借此抢占了VLSI芯片市场的先机。  同时政府在政策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日本政府于1957年颁布《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支持日本企业积极学习美国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的半导体产业。1971年、1978年分别颁布了《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特定机械情报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进一步巩固了以半导体为核心的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