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星和LG谁会先推出可折叠屏手机.doc

未来三星和LG谁会先推出可折叠屏手机.doc

ID:28100248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未来三星和LG谁会先推出可折叠屏手机.doc_第1页
未来三星和LG谁会先推出可折叠屏手机.doc_第2页
未来三星和LG谁会先推出可折叠屏手机.doc_第3页
未来三星和LG谁会先推出可折叠屏手机.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未来三星和LG谁会先推出可折叠屏手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未来三星和LG谁会先推出可折叠屏手机  随着显示技术发展,折叠屏手机离我们越来越近。三星、华为、LG、联想等手机厂商都抢着发布全球首款可折叠手机,在智能手机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显得意义非凡。  据了解,三星和LG两家公司在折叠手机上的技术最成熟,已经解决了折叠屏手机质量和耐用性难题,正进入开发的最后阶段。三星和LG在可折叠屏手机领域已经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据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称,过去6年,三星Display和三星电子共申请103项与可折叠面板相关的专利。LGDisplay和LG电子则共申请111项与

2、可折叠面板相关的专利。其中三星Display近期在可折叠屏方面的动作频频,不仅建立中试线,还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三星电子年初也私下展示可折叠屏手机样品,全球首款可折叠屏手机的头衔三星似乎势在必得。  当前,不少人对可折叠屏手机充满着期待和疑惑:到底谁会率先推出可折叠屏手机?可折叠屏手机对手机供应链有什么影响?可折叠屏手机有哪些技术难点?  与普通手机相比,可折叠屏手机在操作系统、触控方案、盖板、OLED面板以及驱动、触控IC等6大难点需要解决,例如,玻璃盖板需改为柔性透明PI,柔性OLED需变为可折叠OL

3、ED;而且为了保证可折叠屏手机的折叠性还需要增加铰链。    在盖板方面,可折叠屏手机盖板既要求具有可折叠性,又要保证不容易划伤。原来手机使用的玻璃盖板无法满足要求,群智咨询分析师王健指出,现在手机厂商主要是用CPI(透明PI膜)去替代现有玻璃盖板,CPI本身具有不错的可折叠性,但是PI材料无法满足硬度要求,PI膜表面需要增加涂层来增强硬度。但是康宁强调,折叠屏盖板始终需要在耐用度和小折叠半径上做一个平衡和取舍,目前没有一种材料能做到两全其美,手机厂商可能会侧重耐用度。  在触控方案方面,目前,国内面板

4、厂还是以柔性AMOLED+COP外挂触控薄膜方案为主。外挂触控层厚度可以做到10μm左右,虽然增加了屏幕的厚度,但是对可折叠屏显示效果影响不大。而且以外挂式触控结构来看,最适合的是用纳米银线做触控,但纳米银线难做窄边框、蚀刻痕明显,纳米银线能否进入OLED触控领域还需要考察。奥维云网分析师李洪亮认为,柔性In-cell是未来的主要方向,即把触控电极直接做在柔性封装层上,这种避免外挂的方式可将屏幕做得更薄,例如三星Y-OCTA,但是由于触控层与显示层更近,存在干扰问题。  在铰链方面,铰链设计非常难,铰链

5、要保证可折叠屏手机在折叠以后保持一定的R角,翻开之后又要保持平整,而且还需要经得起10万次以上的折叠测试,所以没有一两年时间研发根本做不出来。一位研发人员指出,当前,由于铰链良率非常低,价格比折叠屏更贵。另一位研发人员表示,折叠屏与铰链贴死、不贴死都有问题,不贴死就会一直摩擦,贴死了中性面就会跑掉。而且从韩国厂商专利申请情况也可见一斑。据KIPO称,韩国与折叠面板相关应用专利数量最多的是铰链和封装技术。  在驱动IC方面,国内大部分驱动IC厂商才刚开始研究,可折叠屏手机对驱动、触控IC的新需求并不是非常

6、清楚。在ApplicationProcessor方面,由于可折叠屏手机有普通手机和平板两种状态,其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需要进行专门的优化,在折叠和翻开时都能够自动进行转化。  折叠手机将成为未来手机市场发展趋势,由于它的可折叠的特殊性势必在技术上对手机厂商来说有更大的挑战,折叠手机对屏幕显示技术更为倚重,技术起步上韩国厂商占据了先机,国内企业需要科研投入加把劲才能迎头赶上,不然大笔的专利费又要流入别人的口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