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重点条文笔记.doc

《伤寒论》重点条文笔记.doc

ID:28107583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8

《伤寒论》重点条文笔记.doc_第1页
《伤寒论》重点条文笔记.doc_第2页
《伤寒论》重点条文笔记.doc_第3页
《伤寒论》重点条文笔记.doc_第4页
《伤寒论》重点条文笔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论》重点条文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伤寒论》背诵条文(共109条)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3)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又指病机,阳浮即卫阳浮盛于表,阴弱即营阴不能内守相对不足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13)桂枝本证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风邪在经太阳经气不舒的证治。反字是

2、本条的辨证关键,因为项背强几几多见于无汗的葛根汤证。7.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8.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此即阴阳两伤表未解,主要为表阳虚。漏不止为不间断小量出汗,不同于大汗淋漓。治以扶阳兼以解表,表固以敛汗。9.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

3、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太阳病日久不愈的三种转归及表郁轻证的临床特点证治。第一句说明太阳病日久不愈阵发性发热恶寒发作,且未传少阳阳明。第三句为夹叙法身必痒应接在面反有热色后10.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此汤证表现和桂麻各半汤一样,唯寒热次数减少,也应伴有身痒面红。1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阳明里热盛气阴两伤证,大烦渴不解为辨证关键,也具有四大证,故应还

4、伴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干舌燥等12.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此即表郁兼里热轻证,应还有口渴心烦等里热表现。倒装句,脉微弱为少阴病。1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寒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证治。本方即桂枝加葛根汤方加麻黄。14.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必是或然词,作如果讲)。阳明经表邪气偏重的太阳伤寒表实证。即表实证的表现伴下利清稀或肠鸣腹泻,而无里热口渴心烦脉数舌红等热象。自下利的“自”说明下利因于本证的风寒既非误治也非里虚里热。15.太阳与阳明合病,

5、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16.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34)表邪入里化热下迫肠道,故有发热,喘而汗出及苔黄口苦,溲赤等里热见症。而葛根汤证下利是表寒内迫肠道而见发热恶寒无汗脉紧及舌淡口和溲清等表证。17.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1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閏,此为逆也。(38)此太阳中风不是太阳中风证而单指外感风寒之邪,外寒固闭阳郁内

6、热。不汗出而烦躁为辨证要点。汗出恶风脉微为里阳虚兼表,忌用大青龙峻汗,否则阳亡阴竭,若误用后当以真武汤解救。此方为麻黄汤重用麻黄加石膏少量及姜枣。重用麻黄启闭发汗,轻用石膏兼清里热。1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本条即上条大青龙汤证轻证的变通表现。伤寒身不疼而重脉不紧而缓,且身重乍有轻时排除少阴证身重无休止,说明本证感邪较轻正邪相争不甚。既为大青龙汤证故本证还应有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本条脉缓(伤寒典型脉象为紧)说明辨证的灵活性,风寒之邪难以凿分,体质强弱感邪轻重而脉象随之改变。2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

7、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本条论述的特点是病证病机表现三者并用。伤寒表不解提示本证有太阳伤寒证的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心下有水气指出本证有里饮的病机,故本证为外寒内饮证。干呕发热而咳为辨证要点结合41条看喘也是本证的重要表现。其它或见证均为水饮内停之患。但要与43和18条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鉴别。2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倒装句语法。本条的口不渴和服药后口渴(寒邪得解水饮温化而津液一时敷布不足)要与上条的口渴(水饮内停不能化生津液)注意区分。再者现代

8、研究表明细辛含黄樟醚有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