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教学设计.doc

《垓下之战》教学设计.doc

ID:28108689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垓下之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垓下之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垓下之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垓下之战》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垓下之战》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垓下之战》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垓下之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把握文意,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2.鉴赏文本中的场面描写及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3.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4.培养收集资料和主动探究的能力,能对历史人物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目标2和3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检查预习略。二、导入新课由歌曲《霸王别姬》相关导入课文。三、整体感知1.有关《项羽本纪》及项羽《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

2、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战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情节生动,形象鲜明。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秦末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时被楚怀王芈心(或称熊心)封为鲁公,在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天下无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专指项羽。2.相关背景汉四

3、年八月,与汉军对峙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随后,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课文故事由此开始。3.播放课文相关视频。4.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粗知课文大意。5.课文内容概括汉四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刘邦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追击项羽军队。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

4、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觉泣下,左右也皆泣。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项羽渡淮时,跟随他的已只剩百余骑。至阴陵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大泽中,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逃,已只余二十八骑,自忖无法脱逃,与部下再战。最后,项羽败至乌江。乌江亭长备船岸边要送他过江,项羽拒绝,遂下马步战,杀汉军数百,身被十余创,自刎身亡。四、研讨探究1.项羽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提示:勇猛无畏,豪爽刚直,知耻重义,纯朴率真,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有勇无谋,恃勇自负。2.本文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哪些写法?提示:⑴善于描绘各种场景,再现各种矛盾冲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⑵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⑶语言、动作描写,侧面烘托。3.本文描绘了垓下之战的哪几个场面?这些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场面:⑴霸王别姬⑵东城快战⑶乌江自刎作用:渲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深入揭示主题。4.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

6、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你如何评价项羽这一人物?提示:言之成理即可。透过本文,我们领略了项羽在东城决战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别姬之时的重义多情。他既刚烈如火又柔情似水,他的勇敢、豪放、率真、磊落、仁义,令他周身洋溢着人性之美。尽

7、管他失败了,但他是失败的英雄;刘邦尽管成功了,但他也只是成功的政客。刘邦多的是手腕、狡诈,但项羽多的是豪气、真诚。他为了理想、抱负、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这种英雄之气给今天奋斗中的人们以精神力量。五、梳理积累1.通假字楚兵罢食尽通“疲”,疲惫辟易数里通“避”,退避2.古今异义词期山东为三处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吾知公长者古义:敦厚今义:年龄大、辈分高的人3.一词多义与君王能与共天下跟(介词)尽与韩信给(动词)以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以与

8、彭越拿(介词)以舒屠六用(介词)以故汉追及之因为(介词)乃分其骑以为四队而(连词)乃乃引兵解而东归就(副词)汉军乃觉之才(副词)乃有二十八骑只(副词)及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以及(连词)以故汉追及之赶上(动词)及其死,鲁最后下等到(介词)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从(介词)项王自度不得脱自己(代词)之美人和之他(代词)此天之亡我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为使各自为战替(介词)为之奈何处理(介词)愿为诸君快战给(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