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字词零拾.doc

《尚书》字词零拾.doc

ID:28109218

大小:140.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2-08

《尚书》字词零拾.doc_第1页
《尚书》字词零拾.doc_第2页
《尚书》字词零拾.doc_第3页
《尚书》字词零拾.doc_第4页
《尚书》字词零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尚书》字词零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尚書》字詞零拾雷燮仁“靈承于旅”《尚書》三見“靈承”一詞:《多士》:今惟我周王,丕靈承帝事。有命曰:“割殷。”《多方》:惟我周王,靈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天惟式教我用休,簡畀殷命,尹爾多方。《多方》:厥圖帝之命,不克開于民之麗;乃大降罰,崇亂有夏,因甲于內亂。丕克靈承于旅,罔丕惟進之恭,洪舒于民。《多士》一段,亦或斷句為:“今惟我周王丕靈,承帝事。”對比《多方》,這種斷句顯然是不對的。“靈”,善也,古書古訓習見,如《詩·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鄭玄箋、《廣雅·釋詁上》等。“丕靈承帝事”的“承”,一般釋為奉。如屈萬里《尚書集釋》:“承,奉承不墜也,義見

2、《禮記·孔子閒居》鄭注。”而“靈承于旅”的“承”,屈氏認為與“靈承上帝”的“承”異義,謂“靈承”即“善於承保也”。今按“承保”義同“應保”、“膺保”、“容保”、“保受”,同義連言,“承”、“保”皆訓受。屈說不確。屈說之所以認為“靈承于旅”與“靈承帝事”的“承”不同義,乃循舊注訓“旅”為眾。對帝事曰承奉,對民眾也稱承奉,似有不妥,故改讀為“承保”。也有的《尚書》註釋類書籍訓“靈承于旅”的“承”為順,殆受王引之讀“時敘”為“承敘”、“承順”的影響。《國語·周語上》:“時序其德,纂修〈循〉其緒。”“時序”即“嗣敘”、“承敘”。“敘”,順也、循也。“嗣敘”與“纂循”對言

3、。讀“靈承于旅”為“善順于眾”,亦有未安。《多士》言周王“靈承帝事”,上天命周王“割殷”。《多方》言周王“靈承于旅”,能用德,“惟典神天”,故天命周王“簡畀殷命,尹爾多方”。“簡畀”讀為“簡代”,同義連言,代也。一言“割殷”,一言“代殷”,兩事相仿佛。“惟典神天”的“典”或釋法、或釋主。釋法者,即以神天之旨意為法則;釋主者,則謂主祭神天。《左傳》昭公三年“主辰”杜預注:“主,祀也。”成公五年“國主山川”杜預注:“主,謂所主祭。”《穆天子傳》卷二“以為殷人主”郭璞注:“主,謂主其祭祀。”“典”釋主者,與“典”訓禮較為接近。《國語·周語下》“省其典圖刑法”韋昭注:“

4、典,禮也。”《穆天子傳》卷一“既致河典”郭璞注:“典,禮也。”此二處“典,禮也”皆作名詞,而“禮”亦可用為動詞。“惟典神天”即主祭、典禮神天。無論釋法、釋主、釋禮,都是表達對上帝、神天的某種敬畏。可以說這兩段文字意思非常接近。今按古書中“旅”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用法,如:《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鄭玄注:“國有故而祭曰旅。”孫詒讓《正義》:“凡言旅者,並指非常之祭而言,所旅者止於上帝四望。”《周禮·春官·眡瞭》“大旅亦如是”鄭玄注:“旅,非常祭,於時乃興造其樂器。”孫詒讓《正義》:“大旅是遇大災禱祈之祭。”《周禮·春官·龜人》“旅亦如之”賈公彥疏:“旅謂祈禱

5、天地及山川。”《禮記·禮器》“不足以大旅”鄭玄注:“大旅,祭五帝也。”《論語·八佾》“季氏旅于泰山”何晏《集解》引馬融曰:“旅,祭名。”《周禮·春官·司尊彝》“大旅亦如之”孫詒讓《正義》:“大旅,即旅上帝也。”《周禮·春官·典瑞》“大祭祀、大旅、凡賓客之事”孫詒讓《正義》:“大旅,即旅上帝四望。”綜合以上漢唐舊注以及清人注疏,“旅”是對上帝、山川、四望的一種特別祭祀。既可以用作動詞,如“王大旅上帝”,也可以用作名詞,如“旅亦如之”。《周禮·春官·掌次》言“王大旅上帝”,《多方》言周王“靈承于旅”,理解為周王善奉對上帝之“旅”,亦無不可。《多方》言“靈承帝事”,“

6、帝事”照字面理解為上帝所命之事,也可能讀為“禘事”。《多士》:“殷王亦罔敢失帝。”或謂“失帝”即違失上帝意旨,劉逢祿《尚書今古文集解》則讀“禘”。《說文·示部》:“禘,諦祭也。”《禮記·大傳》:“禮,不王不禘。”鄭玄注:“凡大祭曰禘。”《禮記·大傳》又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也。”鄭玄注:“凡大祭曰禘,郊祀天也。”《禮記·祭法》:“有虞氏禘黃帝而雙嚳。”鄭玄注:“禘,謂祭昊天於圜丘也。”“禘”、“祫”同。《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鄭玄注:“禘、祫,一名也。合而祭之,故稱祫;審禘(?)之,故稱禘。”【校案:《大宗伯》鄭注未見此說,檢古書,《魏書·禮四

7、之一》:“王肅解禘祫,稱天子諸侯皆禘於宗廟,非祭天之祭。郊祀後稷,不稱禘,宗廟稱禘。禘、祫一名也,合而祭之故稱祫,審諦之故稱禘,非兩祭之名。”】故《禮記·王制》“祫禘”連言。“祫”亦可稱“祫事”,如《儀禮·士虞禮》“哀薦祫事”,故“禘”亦可稱“禘事”。“靈承”祭天之事,與“靈承”於對上帝之“旅”,應該是同一回事。當然,讀“帝事”如字也是通順明了的。總之,以《多士》與《多方》“惟我周王,靈承……”句式對讀,讀“旅”為“王大旅上帝”之“旅”,顯然比釋“旅”為眾更合適。但問題是,這種讀法對《多方》另一處“靈承于旅”,似乎不順。為了說明問題,我們把這段文字全部抄錄如下,

8、請注意斷句、標點與上引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