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教学案例.doc

《墙上的斑点》教学案例.doc

ID:28112602

大小:5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08

《墙上的斑点》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墙上的斑点》教学案例.doc_第2页
《墙上的斑点》教学案例.doc_第3页
《墙上的斑点》教学案例.doc_第4页
《墙上的斑点》教学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墙上的斑点》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墙上的斑点》教学案例陈梅芳第一次教学实践教学目的:一、教育学生以细致的感触去感知生活,达到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统一。二、了解意识流文学的有关内容;了解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有关情况。三、学习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手法以用于写作训练。教学设想:本文篇幅较长且属于与传统小说不同的西方现代派小说,因此需要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使学生了解西方现代派,了解意识流小说,然后在教读训练中探索学生个人的灵魂世界,将作文与演讲结合起来。教学用具:PPT、电子白板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一、补充意识流小说与作者的相关资料。二、探讨“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 1

2、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伍尔夫的精神世界中去追寻她那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印象。一、放映PPT1、意识流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以法国现代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为哲

3、学背景,以奥地利心理学家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心理学基础,创作上侧重于描绘人类意识流动,揭示人的精神存在.“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詹姆士的兄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它以英国为中心,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欧美文坛。弗吉尼亚·伍尔夫她终生致力于小说写作的形式与技巧的研究。在小说创作实践中追随英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运用“意识流”技巧来探索文学表现的新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使她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与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和美国的威廉·福

4、克纳(《喧哗与骚动》)并称为“意识流小说三杰”。2、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伍尔夫生于伦敦,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

5、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伍尔

6、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三、默读课文,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真实性,强调“内心真实”,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正的生活。文学作品就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想一想: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创作出来的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整理参考:与传统小说相比,意识流小说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在现代哲学特

7、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2、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所以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思路完成依靠“意识流”,由理性的自觉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构成。小说中所产生的时间感是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现实性的时间感,可称之为心理时间。3、意识流方法并不纯粹是技巧和形式方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对人物的意识和心理的理解和解释的问题。他的创作展现了当代世界和人的复杂景象,所以为了表达这种复杂性,它选择了意识流,一反过去写实主义的一定环境一定性格的单一方法。4、意识流文学在结构上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