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三大技术瓶颈.doc

细数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三大技术瓶颈.doc

ID:28115359

大小:1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细数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三大技术瓶颈.doc_第1页
细数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三大技术瓶颈.doc_第2页
细数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三大技术瓶颈.doc_第3页
细数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三大技术瓶颈.doc_第4页
细数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三大技术瓶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数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三大技术瓶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细数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三大技术瓶颈  提到可穿戴设备,或多或少都能想到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各类智能眼镜,三星主导的各种智能手表,Nike+为典型的智能手环,以及OculusRift等开发的一些大块头虚拟现实头盔。然而事实上这些产品还远未进入大众的生活,虽然在号称可穿戴设备元年的2014年经历了一次井喷的短暂繁荣,但是很快又归于平静。如果只考虑用户侧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是两点:第一是价格依旧昂贵,像谷歌眼镜这类看起来高大上的产品,只有技术狂热且又有资本的人才会光顾;第二是用户体验不佳,其实智能手环的出货量并不低,但是普遍都被诟病,最终被部分用户抛

2、弃。    2015年春季发布会上,苹果正式发布了AppleWatch,区别于以往苹果产品发布所带来的震撼,这次没能引发尖叫,大体上是对半开,惊喜与失望并存。虽不能就把苹果作为最优秀的标杆,但也足以成为风向标。那么AppleWatch所遭受的不满,大体上就能反映当前可穿戴设备面临的境遇了。暂且不讨论功能的繁与简孰优孰劣,从三个技术层面来总结一下可穿戴设备的痛。  第一,外形上的人体学适配。苹果的工业设计自然是没得说,在外观上的确足以甩开普通智能手表几条街。不过有心的人一定还记得之前iWatch的概念图,那是一个一体的圆形腕带,其上面承载了自然弯曲的

3、显示屏,但是这未能真的实现。一般人都喜欢佩戴圆形的手表,尤其是女性,这和方与圆的审美并无太大关系,而是人体构造的必然。佩戴过方形手表的人都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累,因为总有一段是无法贴合自己的皮肤的,因而有一种紧的感觉。再加上每个人的手腕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小孩与成人,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一款手表也就很难让用户都感觉舒服了。而真正好的外形,就应该能够适配人体学构造,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就是最重要的显示屏要达到这种效果,目前我们没有看到做好了这一点的产品。再扩展到人的全身,一个无法自适配的电子产品,做的再小也无法真正的让用户有自然感。  第二,绕

4、不开的功耗。“晚上充好电,尽兴戴一天”,苹果试图以其优秀的文案将AppleWatch最大的弊端变得欣然可接受。但是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创业者们而言,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笔者曾经做过一个智能手表产品,在尝试了电池容量加大以及各种软件层面的减功耗算法设计,最终也只能保证48小时的续航时间。我们也讨论过,在智能手机都需要每天一充的时代,续航时间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不幸的是,纵然极客们不在乎这点充电的麻烦,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们却是非常在意。针对续航时间的一次用户调查,最低可接受的是一周一充。  第三,无法取舍的传感。这次苹果也做了艰难的选择,原本让人期待的血压和

5、压力监测功能被去掉,AppleWatch也未能免俗的掉入“运动监测”非刚需的中。可穿戴设备的两大主旋律是智能和量化,这两者都离不开传感器,即数据的收集者。基本上一个产品决定采用什么样的传感器,就给其功能做了一个明确的限制。笔者一直认为,可穿戴设备的真正风口是医疗,毕竟相比于人的惰性,对死亡的恐惧更让人舍得付出。细数那些火起来的智能设备,包括血糖仪、皮肤检测和空气净化器,其实都是与人的健康相关性很强的。这一点却恰恰是可穿戴设备的不足之处,而这是由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载体无法搭载更合适的传感这一局限所决定的。  苹果推出的产品一直被认为是相应领域的标杆

6、,iPhone中使用的多种突破性技术的确让苹果值得受此荣誉。那么为何AppleWatch没能让人感受到一些技术层面远远甩开竞争对手的那种变革感呢?最近一个包含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教授MonicaCraciun在内的国际科学家团队,成功开创了一个新的技术,将透明、柔性的石墨烯电极嵌入通常用于纺织品行业的织物之中。这一突破给了我们看到未来可穿戴设备在柔性适配人体构造上的希望,可以想象如同现在的面料编织成衣物一样,可穿戴设备就真的可以“编织”起来。      用于医疗健康监测管理的可穿戴设备  石墨烯是一种诞生不过十年的新材料,但是一直获得全世界的关注

7、,其开创者也获得了诺贝尔奖,甚至现在已经呈现出石墨烯替代硅的趋势。石墨烯作为电学原件,有三个最具优势的特点:透明、柔韧、导电性强。那么石墨烯为基础或者改进的电学原件能给可穿戴设备带来什么改变吗?  第一,石墨烯的透明和柔韧是可穿戴设备真正实现可穿戴的途径。正如前文所言,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在适配人体结构上存在致命缺陷,而只有可以任意弯曲,甚至任意变化的石墨烯才可能真的任意适配我们的人体。  第二,石墨烯的强导电性是解决续航问题的出路之一。目前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石墨烯电池尚未面世,但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却早已掀起颠覆的波澜。之前,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采用

8、了石墨烯的特斯拉汽车,很快能行驶805公里,相比目前普通电池能量密度增长近70%;西班牙科尔瓦多大学表示研究出首例石墨烯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