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大数据,已成智能电网新形势的出路.doc

电力+大数据,已成智能电网新形势的出路.doc

ID:28115568

大小:20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电力+大数据,已成智能电网新形势的出路.doc_第1页
电力+大数据,已成智能电网新形势的出路.doc_第2页
电力+大数据,已成智能电网新形势的出路.doc_第3页
电力+大数据,已成智能电网新形势的出路.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力+大数据,已成智能电网新形势的出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力+大数据,已成智能电网新形势的出路  电力工业作为国家重大的能源支撑体系,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而环境监管要求的日趋严格以及各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对电力系统提出了节能、绿色、安全、自愈、可靠运行的要求,传统的电力网络已经难以满足这些要求。而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让被称为IT行业又一颠覆性技术革命的“大数据”诞生了。电力+大数据,成为电力系统应对新需求、新形势的出路。电力数据的多源与“大”  早在2006年,国家的“SG186工程”就提出了将全国电网建成“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的目标,以保证电网的数据能“一处录入,全网使用”,为信息的真实性、一致

2、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  电力数据在行业内部主要涉及电力生产和电力服务的各环节数据,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到调度,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海量数据,如电厂发电过程中的能源基准参数、电能生产、运行监控和设备检修等数据;电力企业运行中的用户资料、电力市场等信息;配电公司管理中的人才物资、协同办公、资本运作等数据,一起构成了多源、异构、多维、多形式的电力数据资源。  电力大数据  同时,电力系统的数据也满足大数据“大”的特点:常规SCADA系统按采样间隔3-4S计算,10000个采集点一年能产生1.03TB数据;国家电网公司的2.4亿块智能电表,年产生数据量约为200TB;而整

3、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灾备中心的数据总量,接近15PB。不仅仅如此,GIS、EMS、DTS等系统也在随时产生、传输与存储数据,而且随着电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与电力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电力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异构数据融合技术是实现电力大数据的基础  电力数据如何为智能电网、智慧城市以及节能减排服务,成为全世界都在研究的课题。  在我国,由于各级电力调度中心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各单位、各部门是以阶段性、功能性的方式推进,缺乏数据输出的标准化规定,导致电网从诞生之日起,就积累了大量采用不同存储方式、不同数据模型、不同编码规则的电网参数,这些数据既有简单的文件数据库,也有

4、复杂的网络数据库,其构成了电网的异构数据源。  博为101大数据集成  博为软件独创异构大数据融合技术,无需多软件间的接口对接,直接基于windows环境采集各个系统之间的多源异构数据,并实时输出结构化数据,该技术广泛适用于需要进行数据融合、数据迁移的各个行业。在电力系统,博为软件可以进行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营销和配电协调管理,从而逐渐形成以数据为中心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发挥大数据的价值。电力大数据将改变什么?  电力大数据的价值在于通过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在保证供电充裕度、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以及辅助政府决策、能源利用等方面将会产生颠覆性作用

5、:  通过电力用户特征分析发现用电规律,从需求侧预测电能供给,从而指导电力生产,改变现有通过粗犷式一定量的备用电容应对紧急情况的方式,增加电能的利用率。同时,通过用户用电习惯分析,也有利于电力营销的进行。  通过电力大数据可以清楚的知道全国电网的分布情况与电力使用情况,发现电网布局或者发、输、变电环节的不合理现象,让政府的相关决策以数据为基础,改变“拍脑袋”定方案模式,让电网更科学、更智能。  电力大数据因其全生命周期性、全系统覆盖的特征,能通过数据发现电力生产与电力服务之间的问题,预防大规模停电的发生,在保证供电稳定性以及灾害天气时电力的恢复速度方面,提供了坚强后盾。

6、  电力作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能源系统,是构筑绿色、节能、便利的智慧城市系统和发展“一次性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终端能源的电能替代”的大能源系统的枢纽环节,精准的电力大数据无疑是该枢纽中的“核心”,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