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堂有感_1

道德课堂有感_1

ID:28115929

大小:17.4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道德课堂有感_1_第1页
道德课堂有感_1_第2页
道德课堂有感_1_第3页
资源描述:

《道德课堂有感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道德课堂有感  道德课堂有感  道德课堂是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走的是教育生态文明之路。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能够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也是在提醒着师生关系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中的“唯命是从”的上下级关系向平等的“亦师亦友”迈进。  田宝华副局长的讲话,他提

2、出:教育学生做人比学习更重要。我们身边也经常听到许多家长说“教育孩子,不求成材,先求成人。”我也是名母亲,我对我的孩子也是如此的希望。所以我能理解大多数家长的心情。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家长对孩子道德的期望大于对孩子文化知识上的期望。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

3、的使用和维护。  当把学生当成一个人,就会不再高高在上,不会骂人不带脏字,当学生成绩暂时落后时候,你就不会挖苦、讽刺、嘲讽学生;不会把学生赶出教室,让学生站在走廊度过上课时间。而这些言行,就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在气愤、暴怒中所作的一些不符合教师行为的事情。我也这么做过,我知道,越是气性大的老师,其实心里越是深爱他们的学生,“怒其不争”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吧。但是,“爱之深,责之切”不该作为我们辱骂,体罚学生的一个理由。我想,这些言行,法律管不着,需要我们自身的道德来约束。这也是国家为什么一再要求把道德课堂走进学校的缘故吧。这些浅显的道理其实我们每个做老师的都明

4、白,但是每每到了事头上,也许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换个角度来说“气伤身”,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幸福,也尽量“修身养性”做到不“大喜大悲”。只要内心有爱孩子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教育思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下去,我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一份惊喜!按照自己的心,对待教育,让自己有一个无悔的人生。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

5、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那么,在谈到“课堂,究竟拿什么献给学生?”时,首先浮现在我眼前的是那些绞尽脑汁思考问题的学生,还有家长在考场外期盼的眼神!这一切都是为了分数,为了能考上一所好学校,能有一份好工作。可能很多家长和老师,此时此刻,都没有想到道德的重要性!在这堂“道德进课堂”的培训课中,当开篇看到“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也正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时,我心中一喜,道德教育重回课堂了!田局长指出,必须让教学“回家”,也就是回到“先学后教”的秩序上来。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

6、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课堂上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满堂灌造成了长久以来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动性被压抑,主体性没有真正落实。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是教师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超越学生的先学而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  尤其是田局长提出的“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这一精辟之语,更是震撼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是

7、啊!构建道德课堂就是养心,养教育者的心,也是养学生的心。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学习,继续努力,与时俱进,为构建道德课堂而不断前行!  让我们每位教师行动起来,提高三种基本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把握三个前提(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实现五个转变(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为构建高效的“道德课堂”而不懈努力吧!。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