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新集体经济”创新和谐发展模式

壮大“新集体经济”创新和谐发展模式

ID:28119567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壮大“新集体经济”创新和谐发展模式_第1页
壮大“新集体经济”创新和谐发展模式_第2页
壮大“新集体经济”创新和谐发展模式_第3页
壮大“新集体经济”创新和谐发展模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壮大“新集体经济”创新和谐发展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壮大“新集体经济”创新和谐发展模式鹤林村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乡境内,位于成都市三环路外侧,属市郊农村。全村有3411人,耕地面积97公顷,人均耕地284.37平方米,宅基地和残次林54.33公顷,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8756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鹤林村依托大城市近郊资源优势,创新发展了一种新的模式一一“新集体经济”。这种新模式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和后遗症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成为城市周边农村(城郊)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一、实施“三个集中”。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的闲置与耗散1、集中“宅基地”和“残次林地”

2、。“残次林地”主要包括房前屋后的垃圾堆、坟堆、竹林、灌木林等不能产生经济价值的“残废”、“次品”荒地。这些地块分散在农户的住房四周,是多年以来沉睡在此,连“庭院经济”也搞不起来的“零星地皮”。2、集中城郊农田。城郊农田是指农民用于种粮、种菜、种花木的传统农田用地。由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原因,被分割成了小块的豆腐单元,各自为政,难以产生规模效益。3、集中散乱分布的引进企业。近20年来,鹤林村引来了很多企业入驻,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引进这些企业时,没有进行科学统筹规划,导致企业像天女散花般地散乱分布。每个

3、企业又都需要道路、排水、电力、通讯、安全等基础设施,于是,重复建设造成土地、资金、人力、基础设施的严重浪费。三个集中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没有土地的集中,工业难以进入园区;没有土地的集中,业主难以进入:没有居民的集中,就难以有土地的集中,也就没有以上两个集中。二、“新集体经济”的主要内容三个集中”中。最根本、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来源问题。一般来说,农民积蓄很少。很难买得起城市商品房。但在“新集体经济”下,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农民只要用不到5%的土地与土地开发商合作,即可得到整个自然

4、村全部村民的小区楼房安王。鹤林村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集体经济组织,把农村经济合作社变成市场经济下的公司,让“公司”充分发挥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了自己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责源优势,吸引了市场中能够合作的企业、技术、项目和资金。从而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与市场的资金、技术、管理结合,从而让农民不花一分钱就有了漂亮房屋。在其他项露的市场运作中。也都很好地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达到“以股份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生活来源问题”。鹤林村以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为市场主体,与房产公司及建筑商合作。修建了现代化社

5、区和能够持续赢利的仓储冻库、农贸市场、停车场等,一方面给失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能使农民获得比较可观和相对稳定的集体股份收益。在“新集体经济”下,鹤林村村民有了就业工资收入、相对稳定的集体股权收益、可以做买卖的经营性收入、资产租赁收入(房屋、门面及其他可能,出租的物品)等多样化的收入来源,不再单纯依靠微薄的庄稼收入或希望渺茫的市场就业。而主要靠“经济合作社”这个“自己的”企业股份收益。由于宪法规定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权属,同时也禁止了农村集体土地的买卖。因此,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和风险如何巨大。“农村公司”

6、土地产权始终都不会改变。这给“农村公司”的稳定收益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新集体经济”。改变了农民只种庄稼而不能“种楼房和工厂”的“小农经济观念”“种出”了一栋栋的居民小区、工业因区和公路、专业市场等经济项目,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失地而不失去生存的基础;失地而不失去发展的机会,这正是数百年来人类一直努力追求的城乡和谐发展的模式。鹤林村的“新集体经济”模式正是如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