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阅读和研究地勘报告

如何正确阅读和研究地勘报告

ID:28121911

大小:82.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如何正确阅读和研究地勘报告_第1页
如何正确阅读和研究地勘报告_第2页
如何正确阅读和研究地勘报告_第3页
如何正确阅读和研究地勘报告_第4页
如何正确阅读和研究地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阅读和研究地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正确阅读和研宂地勘报告基坑支护是沿地下室周边布置,是长线设防。而地层条件沿此长线可能变化多端,因此研读地勘报告是支护设计的必须功课,研读时建议注意以下方面问题:1、注意在垂直坑边方向的土层变化为基坑设计的勘察孔,往往布设于拟建地下室周边外侧一定距离(一般5m左右),因此在研读报告时,尚应结合主体结构的勘察资料,注意在垂直坑边方向的土层变化,若为顺坡时则应考虑土层界面滑移时对支护的不利影响,并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2、注意土质的横向变化地勘报告所提供的土层参数为统计值,而为某一个勘察孔的资料则是该孔所在区的代表值,若该代表值低于统计值时,则该区(处)是基坑

2、沿线设防中的薄弱环节,往往也是安全隐患所在之处。当基坑支护局部出现险情时,再复查地勘资料时,往往是该险情部位的地层参数低于统计值。因此设计吋应对土层条件的薄弱处采取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措施。当基坑需耍采取地下水控制设计时,应注意研读地勘报告:1、注意基坑范围内含水层埋深的变化地下水降水设计是基坑全面积设防,应查阅基坑范围内承压水层的顶板埋深的变化,并根据其埋深标高及相砬部位的开挖深度进行抗突涌验算和确定降水深度,降水井根据含水层标高及基础埋深采取针对性布井,而不宜均匀布井。2、注意交互层的处理当基坑侧壁和坑底存在互层土时,用深井降水对互层土的层间水排降不仅

3、滞后而且难以奏效,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互层土又较厚时,为防止层间水产生搅渗及渗透性破坏。建议分布情况,加强和加深侧壁止水帷幕,最好能隔封互层土层,降水井则主要用于减少地下水竖向补给和防止突涌。对坑底互层土可采取较大口径的滤水浅井明排,结合盲沟,盲渠明排处理。关于软土中的基坑支护设计1、当环境及场地条件允许和开挖深度不火的情况下,采用放缓坡卸载是软土屮基坑支护的有效方法,放坡宜采用分阶形式,上下坡向设置一定宽度的平台,在上坡前缘设置2~3排密集木桩等軔性较好的竖向构件,进行构造加固,其下端宜进入相对较好的土层,确保上坡稳定,下坡前缘设置高度不大于2m的水

4、泥土挡墙,并进行上下坡联合的整体稳定性验算和K坡挡墙的设计。具体构造如下图:2、若坑底以下软土层厚度较大,水泥土挡墙计算中的墙底土体承载力不足吋,一般处理是将墙体加深至相对较好土,以满足承载力要求,此时则因挡墙体量大造价高。建议在挡墙计算中如抗滑移、抗倾覆、墙身抗压抗拉及挡墙底整体稳定性已满足规程规定,而仅仅是墙底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将部分搅拌桩加深至相对较好土层,形成墙底以下的复合地基,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如下图示:3、排桩+挡墙及被动区加固,如图示:a、当条件允许时,将支护桩边被动区加固上翻,b=2h,此情况下,上翻加固体在满足水泥土刚性角1:2的

5、前提下,可减短支护桩的悬臂高度,桩径可适当减小。b、排桩可插入较大深度解决深层滑移整体稳定性问题。c、被动区加固可改善坑底土体,有利于控制位移。4、关于水泥土搅拌桩增强加固基坑侧壁和坑底为淤泥,淤泥质土或承载力底的饱和软弱土层,采用放坡坡肩设置水泥土搅拌桩增强抗滑体,或采用水泥土搅拌复合土钉支护方式,往往因安全性不足导致支护失效的事故时有发生。其原因在软土屮搅拌桩水泥土强度较低。由于搅拌桩或桩工艺原因,抗滑体水泥土成千层饼结构,抗拉及抗剪强度变低,当受侧向土压力时抗弯先于抗剪破坏,其二土钉在软土中的锚固抗力不可靠,故选用此类支护设计时应慎重,当必须使用

6、时,仅可作为不参与计算的增强措施,弥补抗滑计算中的稍有不足。5、排桩长短结合。a、单排桩一长一短间隔布置,计算时全部排桩按短桩计算,基本位移、抗弯承载力、抗倾覆满足设计要求,长桩计算则应满足深层滑移稳定性要求,长桩的净间距不宜大于“桩径+400mm”,净间距过大对软土的隔栅作用降低,不利于抗深层滑移稳定要求。b、双排桩可按前后1长1短布置,先对双排桩的协同性进行基本计算,而后宜将后排桩加长满足深层抗滑移稳定要求。长桩的浄向间距以不宜过大关于内支撑设计布置修编规程中提供了内支撑布置的若干模式,但由于基坑的平而形状、规模、深度、周边环境、土层条件等实际情况

7、复杂多变,因此支撑布置应进行多方案计算比较,进一步优化和深化。其过程建议注意如下问题:(一)支撑平面布置除规程提供的原则和要求外,尚应考虑十方开挖和出十方便,对超高层建筑应考虑主体结构中重型钢构件的吊装和安装令间。(二)对于复杂的支撑体系,应考虑地层荷载和土方开挖的不对称和不均匀性,支撑可能作为施工栈桥以及拆撑先后实施的可行性,均应对不利工况进行不利组合和磨合计算,避免存在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1、支撑平面布置应有明确的传力路线,角撑、对顶撑的主要受力杆件应直线拉通,不应过多和过大的弯折、计算中不应出现拉力过大的杆件。2、圆环支撑主要传力杆件宜指向圆心,

8、边角应设置隐性角撑,薄弱边桁架宜设置现浇板带,以利于控制圆环受力不对称或拆撑时产生失控性漂移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