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 抢占手机芯片市场.doc

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 抢占手机芯片市场.doc

ID:28122387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 抢占手机芯片市场.doc_第1页
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 抢占手机芯片市场.doc_第2页
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 抢占手机芯片市场.doc_第3页
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 抢占手机芯片市场.doc_第4页
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 抢占手机芯片市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 抢占手机芯片市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抢占手机芯片市场  在3G时代,TD-SCDMA芯片厂商很少,起主导地位的基本上是联芯、展讯、联发科、ST-Ericsson等四五家,但4G时代则大不一样,仅国内芯片厂商就有展讯、联芯、海思、中兴微电子等,国际厂商有高通、ST-Ericsson、Marvell等。  随着4G牌照的发放,在这一年芯片商们你追我敢,联发科能否凭借八核乘胜追击,而高通遭我国反垄断调查,在中国开始逐渐受挫。在英特尔,高通,台积电,三星等巨头公司占据着半导体市场庞大的份额下,华为海思,中兴通讯,联芯等厂家亦发力手机芯片领域,而展讯与锐迪科的合并能否助推手机芯片市场

2、格局的变革。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3年芯片商们竞逐LTE芯片十大事件。    中移动4G终端招标:国产芯片失意盘点2013:土洋厂商竞逐LTE抢占手机芯片市场  在3G时代,TD-SCDMA芯片厂商很少,起主导地位的基本上是联芯、展讯、联发科、ST-Ericsson等四五家,但4G时代则大不一样,仅国内芯片厂商就有展讯、联芯、海思、中兴微电子等,国际厂商有高通、ST-Ericsson、Marvell等。  随着4G牌照的发放,在这一年芯片商们你追我敢,联发科能否凭借八核乘胜追击,而高通遭我国反垄断调查,在中国开始逐渐受挫。在英特尔,高通,台积电,三星等巨头公司占据着

3、半导体市场庞大的份额下,华为海思,中兴通讯,联芯等厂家亦发力手机芯片领域,而展讯与锐迪科的合并能否助推手机芯片市场格局的变革。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3年芯片商们竞逐LTE芯片十大事件。    中移动4G终端招标:国产芯片失意高通成最大赢家  在今年二季度,中移动共集采了20万部TD-LTE终端,包括MIFI、数据卡、手机等产品。其中采用高通芯片的产品占据了一半以上。据记者了解,国产芯片厂商中唯一中标只有华为旗下的海思,它也主要被采用在华为自己的终端产品上。    在芯片方面,国产芯片只在5款终端上使用,4款是华为旗下海思的,1款是中兴通讯的。并且海思也主要被采用在华

4、为自己的终端产品上,可以说,国产芯片厂商在此次的终端招标上基本全军覆没。  一边是国产品牌的失意,另一边是高通的单方独大,不得不让人回想起早在2012年年初,中移动在国际上力推TD-LTE与LTEFDD融合的时候,高通的MSM8960和海思的Balong710两款多模终端芯片产品均被中移动重点展示。两款芯片都支持TD-LTE、LTEFDD、3G、2G等多种通信制式。  对于这样的结果,中移动终端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多模单芯片”将是接下来中移动4G商用的主力。所以移动要求终端芯片必须支持“5模10频”。而目前高通相在这方面对于国产厂商具有优势。  之后,高通也明确表态,未

5、来其所有的LTE芯片都会支持TD-LTE以及LTEFDD的多模。这其实对中移动帮助很大。  中国移动TD-LTE终端招标中,总共20多款终端机型中,15款采用高通芯片,另有5款使用Marvell的芯片,这两家国外芯片厂商占了80%的市场额额,国产芯片只在5款终端上使用。  对于未来中移动的集采会不会发生变化,高通方面认为,“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及终端合作伙伴对于LTE智能终端的高规格要求不会发生变化,对于处理器的需求也不会发生变化,即高性能、低功耗、优异图形处理能力、支持多模多频、支持多种连接等。”  对于未来,上述国产芯片人士也表示,“以后肯定会是全模市场。”他认为,4G

6、发牌之后,还是要靠国产芯片厂商进入把价格做下来,扩大规模。目前,联芯、展讯、联发科都在进行全模单芯片产品的开发。    4G来袭:顶级手机芯片供应商会不会就此消亡?  随着LTE的继续增长,在蜂窝无线芯片收入方面,高通和英特尔将继续保持其前两位的行业地位。然而,在过去十年中,由于3G/WCDMA技术兴起所带来的颠覆效应,蜂窝芯片供应行业到处散落着过去顶尖公司的尸骸。历史会重演吗?LTE的增长会导致现今顶级芯片供应商的最终消亡吗?    回溯3G大潮导致的行业变局:老牌供应商纷纷落败  2004年,摩托罗拉由于面临3G带来的挑战,不得不分拆出其半导体产品部门命名为飞思卡尔

7、半导体。因业务增长缓慢和利润微薄,2006年飞利浦也拆分其无线业务部门并命名为恩智浦半导体。  而当行业整体向3G时代过渡时,英飞凌几乎被逼出局,直到2007年它收购了LSI的Agere无线芯片业务后,执行了一项非常艰难的拯救计划,以几近壮举的努力开发出有竞争力的3G芯片并扩展其客户基础,才得以艰难翻身。而结局是,英飞凌最终在2011年初将其无线业务部门出售给英特尔。  德州仪器,直到2007年一直在出货量上处于领先地位,直到2009年也一直在收益上傲视竞争对手。而这家当时当属“领先”的基带芯片供应商在3G时代也无法取得成功,最终退出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