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ID:28137492

大小:8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_第1页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_第2页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_第3页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杨立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2700)【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丙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都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10例

2、,有效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发生心悸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而治疗组发生心悸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同样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相比于单纯丙药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只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关键词】中医辨证;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研究【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46—0

3、2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提示,高血压患病人数占全球总人数的25%-30%,占欧洲人群的35%一40[1]。而原发性高血压在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非常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異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现代医学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存在着疗效不确切及副作用较大等弊端[2]。近年来有关中医学辩证施治在治疗高血压的研宄报道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木研宄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一2015年1只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对其中的30例患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满意,

4、现将研宄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冋顾性分析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治疗。苏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处于61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654±41)岁;治疗组的30例患者中冇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处于60岁到73岁之间,(661±49)岁。对

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2013年国内老年高血压定义标准:3]:①发病年龄≥60岁;②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测量SBP≥l4OmmHg或DBP≥90mmHg;SBP≥140mmHg,但DBP<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③“假性高血压”即动脉内实际血压不高,但由于袖带不能正常压迫硬化的胧动脉而使测量值虚高,老年人多见。1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医证型参照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6、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中高血压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4型。肝火亢盛证主症:眩晕、头痛、急躁易怒;次症:面红、B赤、U干、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阴虚阳亢证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次症: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痰湿壅盛证主症: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次症:心悸、失眠、口淡、舌胖苔腻、脉滑。阴阳两虚证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次症:耳鸣、心悸、气短、夜尿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舌脉:舌红少津液,苔薄

7、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14排除标准①经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②有精神性疾病或精神性疾病家族史;③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影响统计者;④年龄在60岁以下;⑤中医两型并见无主次之分或三型并见,证候复杂者。15治疗方法(1)对照组:只实施基础治疗,口服卡托普利每天3次,每次25毫克。(2)治疗组:实施中医药辨证治疗并II伴基础治疗,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四种类型的治疗分别如下。阴阳两虚型:地黄饮子加减,阴虚阳亢型:天麻钩藤饮加减,肝火亢盛型:龙胆泻肝汤加减,痰湿壅盛型: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3)2组疗效均

8、为8周。16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161观察指标记录对比组的血压变化、降压效果及中医证候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根据我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中医证候疗效标准[4],无效:症候积分减少不足百分之30,甚或加重,体征、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效:症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百分之30,体征、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显效: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百分之70,体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