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doc

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doc

ID:28152637

大小:47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8

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doc_第1页
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doc_第2页
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doc_第3页
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doc_第4页
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  一、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  阻抗控制在硬件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IC厂商针对其应用一般会向终端产商提供PCB板材质、PCB叠层、PCB板厚等一些相关参考设计建议(这些都是跟PCB阻抗控制设计息息相关的),终端厂商在拿到这些资料后,会结合实际情况据此进行本地化的设计调整,然后将相关设计资料及要求提供给PCB的生产厂家进行PCB生产。  针对不同信号系统有不同的特征阻抗值,比如75ohm、100ohm、90ohm、50ohm等,而对频率较高的RF信号来讲

2、,最常见的是50ohm的阻抗控制。  在实际的PCB设计中,RF传输线通常都会采用微带线和带状线的走线方式,且需要选取参考层来进行阻抗控制。考虑到芯片的RF特性、实际PCB生产工艺、及元器件用料的因素,除了需进行PCB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  一、阻抗匹配电路的作用  阻抗控制在硬件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IC厂商针对其应用一般会向终端产商提供PCB板材质、PCB叠层、PCB板厚等一些相关参考设计建议(这些都是跟PCB阻抗控制设计息息相关的),终端厂商在拿到这些资料后,会结合

3、实际情况据此进行本地化的设计调整,然后将相关设计资料及要求提供给PCB的生产厂家进行PCB生产。  针对不同信号系统有不同的特征阻抗值,比如75ohm、100ohm、90ohm、50ohm等,而对频率较高的RF信号来讲,最常见的是50ohm的阻抗控制。  在实际的PCB设计中,RF传输线通常都会采用微带线和带状线的走线方式,且需要选取参考层来进行阻抗控制。考虑到芯片的RF特性、实际PCB生产工艺、及元器件用料的因素,除了需进行PCBRF传输线的阻抗控制外,在硬件设计上通常还需添加一些匹配网络电路

4、用作RF的调试,一般说来,其作用大概为以下几种:  1、谐振频率以及带宽的调整  2、功率、EVM、ACLR、PA电流、传导杂散和辐射杂散等指标的调试等    图1某IC厂商建议的4-layer层叠方式    二、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  射频工程师大都遇到过匹配阻抗的问题,通俗的讲,阻抗匹配的目的是确保能实现信号或能量从“信号源”到“负载”的有效传送,其最最理想模型当然是希望Source端的输出阻抗为50欧姆,传输线的阻抗为50欧姆,Load端的输入阻抗也是50欧姆,一路50欧姆下去,这是最理想的

5、。    图2理想阻抗传输  然而实际情况是:源端阻抗不会是50ohm,负载端阻抗也不会是50ohm,这个时候就需要若干个阻抗匹配电路,而匹配电路就是由电感和电容所构成,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电容和电感来进行阻抗匹配电路调试,以达到RF性能最优。    三、电感电容的高频特性  要用电感电容解决高频的性能问题,那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下电容和电感这些器件在高频的特性。  翻一翻以前的物理课本,对电容器,是用平板表面积与平板间距的比值来定义其容量:    (A代表平板表面积,d代表平板间距,理想情况下在

6、平板间没有电流流动)  但在高频信号通过时,电容器平板间的实际电介质存在损耗(也就是板间有传导电流流动),所以,电容器的阻抗需要表示成电导和电纳的并联组合:        图3高频电容等效电路  而对电感而言,在射频电路中经常使用的电感为线圈结构,其线圈是用导线在圆柱体上绕制而成,线圈除了具有与频率无关的电阻之外,它还存在一个“电感”,而临近的绕圈间存在着分离的移动电荷,所以它还存在一个寄生旁路“电容”。      图4高频电感等效电路  在高频时,电容器中的电介质产生了损耗,所以电容器在谐振点

7、前,呈现的阻抗特性与频率成反比;而对电感器而言,当频率接近谐振点时,高频电感的阻抗迅速提高,当频率继续提高时,寄生电容C的影响成为主要的,线圈阻抗逐渐降低。  所以,一个实际电感或者电容并不能简单用电感量或电容量来衡量,而应该将其当成寄生旁路电容C、串联电阻R、寄生电感L的综合效应,这个时候通过一个等效网络去模拟要更为合理,当然,具体使用时,有时还需考虑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电路模型。    图5高频电容阻抗频率曲线    图6高频电感阻抗频率曲线    四、Smith圆图在RF匹配电路调试中的应用

8、  说完电感、电容的高频特性,接着我们来看看Smith圆图。  Smith圆图上可以反映出如下信息:阻抗参数Z,导纳参数Y,品质因子Q,反射系数,驻波系数,噪声系数,增益,稳定因子,功率,效率,频率信息等抗等参数。    图5Simth圆图  是不是一脸懵,我们还是来看阻抗圆图吧:    图6阻抗圆图  阻抗圆图的构图原理是利用输入阻抗与电压反射系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归一化输入阻抗表示在反射系数极坐标系中,其特点归纳如下:  1.上半圆阻抗为感抗,下半圆阻抗为容抗;  2.实轴为纯电阻,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