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练习题.doc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练习题.doc

ID:28155682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练习题.doc_第1页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练习题.doc_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练习题.doc_第3页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练习题.doc_第4页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练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条件性   D.联系的普遍性2.绿色经济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标,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能够实现的哲学依据是①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画家通过对水

2、、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下列关于发展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任何事物都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B.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状态和性质的改变C.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D.发展标志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3、。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该诗蕴涵的主要哲理是A.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D.严冬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6、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7、“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如下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①一分

4、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iPhone手机一上市,就掀起了人们的抢购热潮,除了打电话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它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玩网络游戏、收发邮件、传输音像、收看网络电视等。这说明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的变化发展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肯定中有否定D.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9.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

5、。这表明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10.老子云:“图(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③当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1.有一次楚王上山打猎,进入猎区后,他发现一只

6、鹿,正要放箭,忽然,又见右边树林里奔出四只大象。他急转箭头,却又见一只白天鹅从头上飞过。此刻,楚王眼花缭乱,不知射什么好。待定下神来,猎物早已逃得精光。这个故事告诫人们A.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在认识事物时要分清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C.做工作要有发展的眼光,防止把事情静止化D.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注重统筹兼顾12.嫦娥工程第一步: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实现首次绕月飞行;第二步: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车进行探测;第三步: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表面软着陆采样,将样品带回地球。与“嫦娥工程三步走”体现

7、的哲理一致的选项是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13.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是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4.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B、系统和要

8、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D、整体功能总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15.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